英国建设领域企业代表团访蓉,支招旧城改造经验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李旭
一场奥运会开幕式,让世界看到了英国的创意;临时性质的奥运主场馆,让世界看到了英国的“可持续”。7月30日至31日到成都访问的英国建设领域企业代表团,将伦敦奥运理念进一步带到四川。白天,他们与市、区政府以及参与成都北改等重点项目的相关机构会面,共谋合作发展;晚上,他们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要让英国创意接上成都地气,使今后的成都及四川更加 “可持续”。
谈创意:
在蓉建全球重要设计中心
此次访蓉的8家英国企业均为全球建设领域一流的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其中,威尔金森艾尔建筑设计公司参与了伦敦奥运篮球馆和空中缆车的设计。该公司设计师总监黎敏介绍,篮球馆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临时建筑,不仅修建速度快,材料还可100%回收利用,可用于异地兴建社区设施等;跨越泰晤士河的空中缆车是低碳项目,它不仅能连接相距1.1公里的南北两大重要比赛场馆,还将在奥运会结束后成为伦敦一大新景点,对公众开放。
“这两个项目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英国建筑规划设计的两大特征,一是创造力,二是新技术。”黎敏说,公司将努力把这一核心理念注入四川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
“对伦敦奥运开幕式的评价众说纷纭,但一致的观点是富有创意和实验性,我们将把这种创意带到成都,将成都分公司打造成全球重要的设计中心。”2005年已进军成都的凯达环球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技术董事彼得·马歇尔认为,四川无论是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还是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在中国西部均首屈一指,在建筑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上,与英国有巨大合作空间。
可持续:
把院子文化融入现代建筑
成都北改蕴含巨大商机,全球各大知名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均渴望参与其中。然而,洋建筑如何与本土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相协调?英国建设领域企业一致认为,关键在于可持续。
“成都是一个文化古城,伦敦同样历史悠久,不仅保持了街区传统风貌,还发展成为一个公共交通运行非常良好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转换发展和城市功能整合,为老建筑、老街区赋予新的功能、新的生命。”彼得·马歇尔认为,旧城改造在21世纪又被称作“可持续性改造”,相信成都与伦敦在这一点上会有很多共同语言。黎敏认为,可持续性不仅局限于环保,也包括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要始终与周围的环境和文脉相互协调。
一些英国建筑公司发现,将国际化创意理念与地方文化结合很受当地欢迎。尔本海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师亦凡说,他们对成都的本地文化做了调查,觉得最有趣的是成都的院子文化,如宽窄巷子和锦里。“我们觉得成都的院子文化可融入生态文化,来重新诠释一个人居和城市的关系,我们最近在九寨沟、阿坝等地接的一些项目都把院子文化带入现代建筑中。”
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曾参与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等知名项目的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志强说:“我们希望通过系统配合,让今后的成都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最好的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可用性,做到既有个性又节材节能。”
新闻推荐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赴宁夏甘肃取经□本报记者王小玲宁夏、甘肃是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9月7日至13日,17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赴宁夏、甘肃取经,探索四川新能源开发建设的科学路径。关键词...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