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差,没有产业,经济单一,老百姓过着闭塞、贫困的生活。如今,这里种下了1100亩李子、1000余亩黄连,300亩高山蔬菜,修通并硬化了各种产业路、机耕道、入户路,家家户户忙着发展产业。
北川开坪乡,总面积253平方公里,人口3625人,共有贫困户195户529人,近两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全乡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精准帮扶,种植高山蔬果,带动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
干部趟路
挖掘“穷村”潜在发展优势
在开坪乡全益村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里,村支部书记唐林正在给青脆李修剪枝丫,黝黑脸颊上豆大的汗珠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穷村也有潜在发展优势,关键看如何挖掘转化成经济发展动力,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唐林望向远处的山峦,眼里满是期盼。
虽然叫全益村,但一直以来,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纯山区村一点都没能让全部的村民“受益”,为了让所有的村民都能富起来,必须挖掘和发展本地资源和优势。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反复研究,该村发现种植青红脆李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最初,一些村民在背地里说,要发展产业是“吹牛”,为了让村民们眼见为实,村两委先后组织群众代表到茂县参观青红脆李种植。渐渐地,村民们的发展观念有了新变化,2015年,村民们上山整理土地、挖坑、种苗……全益村首次有了自己的产业——50余亩青红脆李。
“李子种下去了,但群众还是缺乏经济意识,对李子苗疏于管理,任其自然生长。通过能人带动、基地示范,给整个全益村村民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经济课后,李子林开始引起村民的重视了。锄草、施肥、剪枝、挑水浇苗、自创滴灌方式,家家户户都把林子管理得整整齐齐的。到今年,全村已发展1100余亩青红脆李。”唐林介绍说。
村民方永青家里有7亩多地,自从村里搞起了产业扶贫,她就把土地用来种李子。“村干部不容易,给我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们也加入种植当中,给我们带来了好经验。相信在他们的帮扶下,我们的好日子会来得更快。”她满怀期许地说道。
精神帮扶
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我们的辣椒不愁卖,这不,今天上午刚摘了360多斤,卖了600元。”开坪乡麂子坪村村民王永蓉望着山地上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辣椒,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王永蓉是辣椒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30余亩。其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肥沃土地与温和气候优势,带领村民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高山优质蔬菜。目前,该村100多亩辣椒丰收在望,为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脱贫发展增添了一道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对于麂子坪村种植高山蔬菜,乡党委政府在县级部门的领导下做了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引导群众改变观念上“下功夫”,通过开党员群众会议,到农户家中开夜会等方式,组织乡、村干部讲,以及搞蔬菜种植的大户王永蓉、梁安会给群众现身说法,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再者,组织有意愿的村民到坝底乡参观蔬菜种植,由当地村民和种植户给前去参观考察的人员现场讲解操作模式和效益。然后,联系正规的种植公司给村民们讲授技术,提供种子。更为关键的是,在辣椒大批量出产的时候,联系销售。
据悉,开坪乡按照北川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本乡垂直立体性气候优势条件,根据扶贫开发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在示范户带领下,采取互帮互助的形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内生动力,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目前,该乡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对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宇
新闻推荐
民警下乡进村“随手调解”村民身边的矛盾大邑县安仁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雪亮工程”查看街道实时情况本报记者曾晶菁7月19日,根据司法部的表彰决定,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人民调解...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