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武和同事们在变电站工作
2015年12月31日,绵阳电网迎来了安全生产新纪录,实现连续安全运行4004天,这个记录是无数绵电人默默奉献的汗水结晶,更是一批绵电安全守护者长期坚守的成果。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安全质量监察部(保卫部)主任何金武,作为其中一员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一名绵电人的神圣职责,守护着万家灯火。
□赵中昉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文/图
肩负使命
实现电网安全运行4004天
2012年,何金武担任副总工程师兼运检部主任后,公司全面推进输变电精益化管理。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完成了91项“变电运维一体化”项目移交、输电线路标准化建设、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配网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和打造城区配网30分钟抢修圈等工作,公司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2015年9月,何金武接过了绵阳电网安全监察管理的指挥棒,履新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安质部(保卫部)主任,担负起了整个电网安全监督和保卫工作。他白天到工地、下现场,监督现场安全作业,晚上挑灯夜战熟悉安全管理规程、规定,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完成了“护航春安”、“巡讲下基层”等安全管理提升活动40项,试点开展安全承载力评估分析,坚持抓现场、抓流程、抓细节,保障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安全工作必须杜绝现场违章现象,把‘保人身\’的重点放在施工作业现场。”何金武如是说。他带头到一线查纠违章现象,坚持严格按公司反违章规定对基层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使公司逐步形成了对习惯性违章说“不”的良好氛围,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004天的新纪录。
安全治理
为用户提供优质用电
2015年7月,省电力公司安排500千伏路茂一、二线停电检修,这样可能会中断绵阳安县、阿坝茂县等地的用户供电,运维保障涉及的区域除绵阳外,还涉及德阳市、绵竹等地,存在供电线路长、区域广和重要客户多的特点,为让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成立了运维保障工作组,何金武主动请缨担任组长。在运维保障期间,何金武始终思考的是如何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和对客户持续供电,他每天坚持到现场与电力工人一起工作,亲自到德阳协调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大家都认为巡视检查任务简单,没有技术含量,这只能说明他根本不懂这项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做得不细,哪怕是出现一点点疏漏,就可能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何金武说,绵阳供区有220千伏、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70余条,共涉及输电里程3800公里,杆塔近万基,覆盖绵阳各地及茂县、剑阁等地。由于很多杆塔都建在高山区域,有的甚至位于无人区,又没有专门的巡线道路,何金武深知一线巡线工的艰辛,他也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要求,每年必须安排时间,与一线巡线员共同面对寒冬冰雪的挑战和酷夏蛇虫的威胁,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落实安全生产“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的要求,在何金武的牵头下,公司建设了“互联网+安全管控平台”,实现对小、零、散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全覆盖。“有了互联网+安全管控平台后,工作方便了许多。”何金武说,“这个平台可将现场情况的照片和视频通过互联网传回指挥中心,让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省时间,供电可靠性也得到有效提升。”
默默奉献
平凡岗位上创不平凡成绩
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何金武的足迹踏遍绵阳电网的每一座变电站、每一条线路,对电网设备如数家珍,被员工们戏称为“教授”。
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何金武顾不上陪伴老母亲,第一时间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询问电网设备损毁情况,并且主动请命:带队前往灾区开展电网抢险。
在那段日子里,同事们常常被何金武旺盛的精力折服。作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和前线党支部的副书记,他是绵阳公司在宝兴抢险救灾现场的智囊、参谋长,清晨不到6点就起床,安排完当天抢险救灾工作就辗转各个抢修现场指导技术和安全工作直至深夜。累了,他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合衣眯一会儿。饿了,吃点干粮喝点矿泉水充饥。同事劝他休息一下,他总说:“灾区老百姓都在家里摸黑,我咋睡得着嘛,等他们家家户户都通电了,我才睡得踏实。”
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回报,何金武不但拥有了高压柜光电透析测探装置等4个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的智能变电站设备配置及调试关键技术研究也获得了四川电力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同时,他还获得了省电力公司优秀管理人才、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十大标兵”等荣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小惠“‘六一\’快到了,给孩子送点什么礼物?”家长们都在琢磨如何让孩子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儿童节消费方式多样,儿童玩具、服装商店以及儿童娱乐市场普遍受...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