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 记者 杨刚 袁娜
他,是一个43岁的羌族汉子;他,始终心系百姓、情牵村民;他,被州委书记誉为优秀基层干部的典型……他,就是茂县渭门乡德胜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平。
人们常说,支部书记是班长,支部书记是龙头,支部书记是搞活一方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可以说,张家长李家短、油盐酱醋公婆失和都是支部书记管理的对象。可以说,每个合格的支部书记,背后必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而在王守平的故事中,群众永远是主角。
“当村支书就要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
从2003年当选为德胜村村委会主任到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10年间,王守平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
“对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才能真正信任你。”这是王守平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为了他十多年的“为官之道”。
从前的德胜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群众用水只能从邻村搭伙,维持勉强生活。高山村民,水比油珍贵,有时排一天队还等不到一担水,全村700余亩土地也就这样荒废着。村民们只能种一些耐旱而产量低的玉米和土豆维持生计。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解决群众“出行难”等难题。
刚开始提出修路的想法时,村里很多人表示反对:“村里‘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只有8万多块钱,按照造价只能修1.8公里。要修更长的路就要投资投劳,我们普通老百姓又买不起车,还不是给有钱人修的。”为赢得大家的支持,他耐心劝说:“没有路,有钱人可以出钱找人背,你们呢,还得自己背,路通了,我们大家才能富起来。”
于是,2014年大年初四,王守平就和村委会主任肖国全一起找来机具开始修建村道。为了公开透明,他把集资修路的账交给村民代表管理,大小事务都由大家商量着办。出钱出力,他总是走在最前面。在施工现场,他是最繁忙的:工人们的吃喝拉撒,各种机械的维护,每天把嗓子都喊嘶哑。王守平说,为了全村老百姓想着早点把路修好,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短短46天,一条长4公里宽敞而平整的村道修建完工。
“以前我们都是靠人背马驮。现在王书记给我们修了这条村道,汽车直接可以开到田间,真是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村道建成后,得胜村村民杨琼高兴的地说。
德胜村地处岷江干旱河谷地段,海拔约2300米。多年来,“饮水难”也是困扰村民致富的最大问题,也是王守平心中的一块心病。
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村里修建了提灌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的饮水困难,但距真正解决“饮水难”还差了许多。
2014年初,茂县全县掀起了“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高潮。敏感的王守平看到希望,他身先士卒,大年初二就挨家挨户积极宣传动员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和村民签订责任书,他的足迹踏遍了全村126户人家,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和说明。工程开始后,他更是天天奔走在田间地头,测量、搬运、挖坑……处处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用自己的车帮助群众买水泥、胶管等建设材料,为暂时拿不出钱的村民先行垫付修水池所用的砂石和水泥的费用……他竭尽所能地为老百姓做着一切。
“比上村民们用上水的那份幸福感,我的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谈起这些,王守平淡淡地说。
“村支书是村民的领头羊、带头人”
德胜村村民代表会议室里,村民议事会正在进行。9名议事代表围绕村内已修建完工的微水灌溉工程的管护机制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看法……村民们也争先恐后发言,现场气氛热烈。王守平认真仔细地做着记录,对有些群众不理解的政策问题,当即作出了解释说明。
“以前村里有什么大事,我们听过看过就算了,觉得好像和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现在这些大小事情,村干部都和我们商量,只要老百姓说得有理,王书记就要听。村里的事情全部是村民们一起拿主意。”议事代表肖文海告诉记者,为了倾听群众的声音,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王守平创造性地在德胜村建立起“村民议事会”制度,议事会由村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群众代表构成,对村内事物进行讨论,表决通过后,村委会才可以实施。同时,他还结合实际,帮助细化完善村务工作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日常村务工作管理、财务管理、民主决策等11项制度。
王守平经常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晓得群众所思、所想,让群众说得起话,才能把工作搞好。作为一名村支书,一定要把支部建好,才能为群众服务。”多年来,他始终把强党建、抓班子、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作为支部建设重点。在他的带领下,德胜村党支部为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实行对普通党员设岗制、工作记分制。每月按分、按岗进行评比,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组织好每月28日党员学习日活动和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支部书记不定时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不能按期改正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保证学习效果。
在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同时,王守平还十分注重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仅去年一年,村支部就吸收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2名,后备干部5名。
“建强班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王守平说。记者了解到,在他担任村支书期间,村支部把“抓产业、调结构”作为工作重心,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建设,采取“用一户带多户,一片带动一个村”办法,鼓励村民改变以前农产品种植品种,大力提倡村民种植青脆李、红脆李、花菜等高附加值水果蔬菜。同时,他还充分发挥党员致富示范户带动作用,采取结对帮扶、承诺兑现等有效措施,帮助引导村民变观念、理思路;他还通过与乡劳动保障所及时沟通,积极为外出务工群众找工作,转移农村剩富余劳动力。
在他这一揽子“经济策略”的带动下,村民们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王书记是个好带头人,信得过。”村民们的褒奖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记者手记
是睿智和坚守,让王守平完成了从普通农民到治村能人的转身。这种转身,既让村民增收致富,也让他自己再次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和方式,但在农村尤为不易。面对父老乡亲,作为村支书,既需办事公道、凝聚人心,又要善抓发展、求变求新。如果不将目光落在基层,不将步子迈向基层,村民增收致富和自身价值实现如何能够做到?只有真情为民,用情于民,才能切实把握好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造福一方百姓。
新闻推荐
高大威武的刘建明是茂县公安局土门派出所所长,土门辖区人口近万,派出所只有两人,一切工作都只能靠自己。面对辖区地广、人多、任务重的工作局面,刘建明没有一丝退缩,而是用他的蓬勃朝气感染着辖区群众...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