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坝 今日马尔康 今日金川 今日小金 今日阿坝县 今日若尔盖 今日红原 今日壤塘 今日汶川 今日理县 今日茂县 今日松潘 今日九寨沟 今日黑水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今日马尔康 > 正文

一个养獐场的间接影响力

来源:四川日报 2020-10-02 05:08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露耘徐中成刘春华

9月8日下午,马尔康市松岗镇马尔康养獐场。藏族大姐永红将莴笋、莲花白剁细,倒进特制的饲料里拌匀,然后轻手轻脚走进圈舍,将饲料分别添进每只獐子“饭碗”中。

獐子住的“单间”,“它们娇气得很,受不得惊吓,吃得也很精细。”永红轻声告诉记者。

永红是松岗镇直波村村民,到养獐场工作前,她在周边打工,供养老母亲、上大学的儿子和生病在家的女儿,生活拮据。而今在养獐场工作,年收入约三四万元,还有社保,这让永红有了安全感。

像永红这样在养獐场从事简单工作的贫困户有5人。“獐子养殖门槛高,一般农户难以直接参与。”马尔康养獐场技术场长付文龙介绍,尽管养殖场本着“能帮一户是一户”的想法积极向贫困户提供岗位,但岗位总量也并不多。

不过,马尔康养獐场的间接影响力,远不止这几户。养獐场现有獐子700多只,一年要消耗蔬菜等多汁饲料20余万公斤、青饲料10余万公斤。这给周边贫困户提供了一条蔬菜种植脱贫之路。

泽朗斯基一家正受益于此,在养獐场所在的哈飘村,她家有4.5亩地种莴笋和莲花白,这是獐子最喜爱的食物。她告诉记者,莴笋一年可种两季,“现在莴笋1.6元一公斤,莲花白1元一公斤,都卖给养獐场了。”

哈飘村与养獐场签订协议,每年收购村里的莴笋、莲花白10多万公斤,就近解决了销路问题。村里几乎户户种莴笋、莲花白,哈飘村就按蔬菜成熟先后且贫困户优先的原则,每天给养獐场供货。

“我们过去只种玉米土豆,不会种菜。”泽朗斯基有些羞涩地笑起来。西南交大定点帮扶哈飘村后,与养獐场合作,请来农技员开展蔬菜种植培训,希望在帮扶结束后,村民仍有一技之长。

从不会种到种得好,泽朗斯基一季莴笋收入6000元,一年全部蔬菜收入能上万元。记者随意走进几位村民的家,只见客厅都摆放着精美的手工藏式木家具,木地板擦得铮亮。自从2018年最后一家贫困户摘了帽,哈飘村面貌为之一新,泽朗斯基说:“一定程度上托了‘邻居’——养獐场的福。”

新闻推荐

阿坝州发放“阿坝英才绿卡”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日前,阿坝州在马尔康举行了“阿坝英才绿卡”发放仪式,为全州英才发放“阿坝英才绿卡”。据介绍,“阿坝英才...

马尔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尔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养獐场的间接影响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