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的万千气象成就了成都这座城市的人杰地灵,纵观当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先后有周克芹、王火、阿来等著名作家。此外,还有张新泉、裘山山、周啸天获得过鲁迅文学奖。我们都见过这些作家获奖后在台上的光鲜,却未必听说过他们曾遭遇的艰辛、挫折,乃至争议。文学的火苗,一直在他们心底燃烧,裘山山说:“人生是路,我们总在路上。你不能指望鲜花开道,但是你可以祈求——一路有树。”
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作协、成都商报社联合主办的《成都作家》(第三期),就将聚焦这批堪称中国文学名家的成都作家诗人。
全国首届
茅盾文学奖得主:
已故作家周克芹
农村生活就是他的写作课
1936年农历九月十三,周克芹出生在四川简阳石桥镇外的一间磨坊里。周克芹的文学梦起于少年,他小时候受到的文学熏陶,主要是来源于街边讲评书的人。后来,他在小学开始陆续阅读到《绣像石头记》《三国演义》等,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学完六年的课程,并考上了初中。可惜因为家境贫寒,读了两个学期不得不停学了,年仅16岁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年纪稍长后,周克芹到了成都,在商店做学徒,有饭吃。没工钱,生活孤独无依。他无比渴望回到学校,最后想到了一个主意:投考了一所不用缴伙食费和住宿费的职业学校。
在校期间,周克芹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接触到了苏联早期和卫国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后来渐渐延伸到欧美文学。他形容自己是一头来自荒郊野岭的饥饿小牛,偶然机会闯入了丰盛原野,“欣喜若狂,贪婪啃食。”
1955年,周克勤开始在本省的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接着陆续有作品发表,如《秀云和支书》《井台上》等,写农民在人为的灾难和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的志气。1974年,四川省举办文艺调演,邀请一些业余文学作者参加,周克芹接到通知的当天就赶到成都文化局,脚上穿着草鞋、衣服上沾着泥点的周克芹,一度令工作人员怀疑他是不是一个作家。
1978年,周克芹出版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随后开始酝酿和写作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通过描述四川偏僻山村里的农民许茂一家的命运遭遇,回顾了当时农村生活的曲折与发展。这是对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深沉反思,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电影、电视、戏曲界争相将其改编成剧本,周克芹也因此获得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最年轻茅盾文学奖
获奖者:
阿来
作家要提供思想
还有审美与趣味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一个贫困的农家。少年时期,为了读书,阿来翻山越岭,走上一百多里路去上学,同村的孩子没办法坚持,又回到山上放牛放羊,但阿来顽强地走下来了。初中读完后,阿来回到村寨做了几年工,又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次来到马尔康,开始了正规的汉语学习。
两年后,阿来成为一个用汉语授课的乡村教师,被分配到一个比自己村庄还要偏僻的山寨。有多远呢?阿来回忆说:要坐大半天汽车,然后公路就到了尽头,接下来,还要骑马或步行三天,翻越两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阿来孤寂地待在偏僻的山寨,没有公路,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路,跟阿来童年的学校没什么两样。
“我坐在窗前,面对这不远处山坡上一片嫩绿的白桦林,听见从村子里传来的杜鹃啼鸣声……我打开电脑,多年来在对地方史的关注中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忽然在那一刻呈现出一种隐约而又生机勃勃、涵义丰富的面貌。”1994年初夏,阿来写下《尘埃落定》的第一段文字,但是书的出版却是在4年以后,因为书稿送到多个出版社都无人问津。
1998年,《尘埃落定》终获出版后,顿时引来文学界一片惊艳之声。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成名后的阿来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陆续为读者们奉献了《格萨尔王》和《瞻对》《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等优秀作品。
2017年年初,阿来又推出两部新作:《大雨中那唯一的涓滴》和《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前者是阿来任职《科幻世界》期间的科普文集,后者则是他近年关于文学的演讲集。阿来说,一个作家写出的东西,应该是“能提供思想的,提供审美价值的,更重要的它也能带来趣味性”。
第四届
茅盾文学奖得主:
王火
《战争和人》三部曲
他写了整整两遍
王火本名王洪溥,1924年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上海劳动出版社副总编、北京《中国工人》杂志主编助理、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等。
60年代初,王火被下放去山东沂蒙山区支农。在山东,他完成了120多万字的“抗日三部曲”初稿,寄给北京的几家出版社。几个月后接到出版社的改稿通知,让他修改书稿,准备发表。编辑在来信中称赞他这部长篇是“百花园中一朵独特的鲜花。”
然而,这部书稿后来不幸被焚毁,王火也一度打消了重新将其写出的念头。直到1980年,经过出版社编辑们的几番热情鼓励,已年过半百、身体精力都大不如前的王火,终于下决心再次动笔,重写《战争和人》三部曲。1983年,完成了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后,王火被调至成都,在四川人民出版社任副总编辑。
1985年,王火在写《战争和人》第二部《山在虚无缥缈间》时,遇到了一场意外:一个雨天,他拿着一部书稿的清样去出版社,发现一个小女孩掉进了路边的深沟,王火跳下沟,将小女孩救出,可自己爬出来的时候,头部撞到一根钢管,又跌下坑去。这一撞一跌,导致王火头部受伤,颅内出血,进一步造成左眼外伤型视网膜脱落,医生要求他少做损耗视力的事。
但稍事休养后,王火依然坚持写作,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第二部《山在虚无缥缈间》和第三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写作。三部曲以《战争和人》为总名,共计170万字,于1993年出版。该书于1995年获炎黄杯人民文学奖,1996年获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奖,1997年又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在《战争和人》之后,王火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益发勤奋,又陆续创作了散文随笔集《过客蓦然回首》,长篇小说《东方阴影》《霹雳三年》等。如今,王火已93岁高龄,依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阅读关注目前新人的写作,正如他的笔名一样,他是一把熊熊燃烧着的火。
首届
鲁迅文学奖得主:
张新泉
来自生活底层的
“铁匠诗人”
在四川诗歌界,有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前辈:张新泉,作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一直默默无闻低调创作。
1941年6月,张新泉出生于富顺县城关镇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爷爷在川南有‘张百万\’之称。家中藏书甚丰,他的母亲会背很多唐诗宋词,张新泉也从小受到古典文学的滋养。
1958年以后,张新泉开始了筑路工、码头搬运工、纤夫、铁匠、剧团乐手等的路程,开始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的底层生活。有一次在码头扛盐包时,饥肠辘辘的他踏着颤巍巍的跳板上船装舱,因体力不支,双腿发软,一头掉入波涛翻滚的河中,生死关头,被一渔民救起。
日后,谈到自身经历如何影响诗歌创作时,张新泉常以此事为例:“我数次去落水处沿岸寻找救命恩人,未遂,只好在诗中抒发衷情。有此经历,自然会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视为同类,久而久之,这些人物、场景便自然在写作时聚于笔下,与我声息相通,血汗同源。”
做过纤夫的张新泉出版过一本名为《野水》的诗集,其中有三十多首是描写纤夫艰苦的劳作和艰难的生活——“身家性命全交出去了/河床是张大床必须裸身而卧”。这样的诗句,是仅仅“体验生活”无法写出的感叹。
在富顺糖厂当了几年临时工后,张新泉翻读了相关的劳动条例,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工作”:打铁。因为当时的口粮都是定量供应,在所有工种中,打铁的口粮定量最高,一个月45斤粮食,还有猪肉、菜油等劳保福利。
打铁房只上半天班。师傅走后,张新泉会先打来一桶水,把手和脸清洗干净,然后一手馒头一手书,开始了遐思飞扬的阅读。就这样,他赤膊裸背打了六年铁,也扎扎实实读了六年书。
张新泉说:“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是诗歌给了我力量和信心,拯救了我,消解了现实给我的种种不公。那时我想,这个社会不可能永远这样,我的人生也不会永远这样,知识才是力量,我要为总会到来的那么一天做好准备。”读书,写作,锻炼身体,张新泉活得自信充实。
第四届
鲁迅文学奖得主:
裘山山
三十年前的我
留下一根火柴
著名军旅女作家裘山山自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 《春草开花》。中短篇小说八十余篇,散文集、还有不少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影视剧本。
裘山山1979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任部队文化教员,文学刊物主编等。
1982年秋天,裘山山到一所县中学实习,教高二。她发现班上一个女生衣衫很破旧,得知这个女生家境困难,便把她带回家,从自己不多的衣服里找了几件送给这个女生。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这个女生忽然打电话给裘山山,充满感动地提起:他们后来搬了五次家,但当年她送自己的旧衣服一直珍藏在家中柜子里。
自那之后,这对昔日师生一直保持联系。这个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已是高中数学老师,她的弟妹也都上了大学。“她亲手剥花生米寄给我,亲手灌香肠做腊肉寄给我,亲手绣十字绣寄给我,无论我怎么劝说,都挡不住她做这些事……”
2013年元旦,裘山山的父亲罹患重症,母亲身体也不好。她每日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自己也病倒了。在最低落的那个时刻,她意外接到那个学生一条情真意切的问候短信,眼泪瞬间涌出。“我知道她并不了解我当时的情况,只是在表达她的感情。但这份感情之于我,在那一刻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寒冷的冬夜里最温暖的一束火光,让我的心重新热起来、亮起来。我忽然明白,原来三十年前二十多岁的我,给三十年后五十多岁的我,留下了一根火柴。”
裘山山今年即将出版一本新书:《家书》,写作的缘起,也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旧事:前些日子,她回杭州整理父母的房间,在一口箱子里发现大量的旧书信。其中很多是她写给父母的,父亲将其按年月日整理、一包包收藏完好,一共五百多封:从她1977年当兵开始,到1995年有了电话后截止。
所以裘山山说,这本《家书》是自己非常看重的作品,也是对青春、对亲情最好的留念。
第六届
鲁迅文学奖得主:
周啸天
外行只看热闹
我走自己的路
最近一位得鲁奖的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可谓是近些年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一位得奖者:2014年8月,周啸天诗词选《将进茶》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古代体裁加现代题材的获奖诗歌被不少人质疑为“打油诗”“新闻诗”,但也受到了王蒙、杨牧等著名作家的高度评价。
周啸天在童蒙时代,就跟随祖母念儿歌。上小学时,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唐诗一百首》《宋诗一百首》《唐宋词一百首》《古诗一百首》,父母为他买齐了这套书,也激起了他对古典诗词的极大兴趣。
1978年,周啸天考上安徽师范大学的唐宋文学专业研究生,以研究传统诗词为业。回忆自己写诗的路上,周啸天坦言,曾遇到过的最大困扰,是内心的困惑。
“我曾认为新诗的出现宣告诗词的终结,并认可鲁迅‘一切的好诗,到唐代都已写完\’那句话。后来才注意到鲁迅这句话后还有一句话:‘今后若非能够翻出唐人手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措手。\’”这极大地鼓舞了他。
2014年,周啸天得到鲁奖,他本人的经历以及作品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他说,从那段时间,作品有更多读者,也受到更多非议,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人往讲台上一站,几分钟别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周啸天认为,非议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创作,反而对他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今我还走自己的路。”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周啸天依然埋头于古诗词之间,他的新作一般首发于《岷峨诗稿》,最近有一首《九一一歌》。每天的读书、写字,应邀参加一些讲座,成为他的日常工作。今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会有《周啸天诗选》出版。此外,应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之约,周啸天也在对《唐诗鉴赏辞典》条目作一些修订。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联合主办
成都市文联
成都市作协
成都商报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巴丹记者哈斯满)2月21日至22日,州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7个工作组深入联系点马尔康市联系指导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督导检查马尔康市扶贫人员、扶贫措施、扶贫项目、扶贫责任、政策纪律落...
马尔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尔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