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刚 赵原
这是一个满怀深情的民生目标。“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关乎民生的大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群众的就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这是一个信心满满的民心工程。2015年,阿坝州将投入资金8798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260个,完成13个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设备购置……一笔笔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一个个项目彰显着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阿坝州幅员辽阔,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当地真是下了功夫。”“这几天看到乡镇卫生院的水平超过我们的想象,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是有底气的。”……近日来,构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成为“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活动专家们热议的话题。当前,阿坝州农牧民群众的“健康屏障”正在抓紧构筑。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改善的是就医条件,温暖的是群众心田,彰显的是阿坝州党委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
一种信念
把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为群众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让群众从医疗服务的提升中受益,这是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最明确的目的。家住小金县美兴镇的退休教师周蕙对医疗条件的改善感触良多。身患腱鞘炎的她,目前正在康复中心接受理疗,从家到康复中心只需要步行20多分钟。
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就医——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围绕的正是关乎群众健康的现实问题。1小时医疗服务圈,阿坝州没有可借鉴模式,外地是围绕优质医疗资源做文章,而阿坝州需要解决的是基本医疗。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指向,让广大农牧民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看病的地方。
“这里很多村落地处高半山,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对当地村民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这些天,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医院的心脏内科主任医师翁伟进在理县上孟乡义诊时,亲身感受到了当地交通建设和乡镇卫生院的变化。“这样一来,当地的各类资源得以整合,服务群众的能力大大增强。”
在理县,发放给群众的一张“健康顾问联系卡”上,写着就近医院的专家、骨干的联系电话,方便群众随时咨询、指导现场救治方案,确保理县农牧民群众在一小时内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服务。
在若尔盖县,除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以外,还设立了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急救中心,分别负责四个片区的急救工作。
在黑水县,让患者1小时内到达片区中心卫生院就诊,县医院急救人员1小时内到达片区中心卫生院,重病患者1小时内能转诊至县人民医院的工作目标被分解到点,落实到人。
……
一种信念见证一片忠诚,一件实事温暖一方民心。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把好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雪域高原上,各族群众的心更暖了。
一种决心
托起百姓的“健康梦”
沐浴发展阳光,感受民生红利。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圆了群众的“健康梦”,在百姓的期盼中,圈出了幸福生活。翻开陈旧的过去,因为地处偏远,许多村落“小病拖、大病扛”是见惯不惊的现象,因为缺医少药,群众健康意识薄弱,而随着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的推进,这样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各县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民族医院,构建辐射四周1小时车程范围的急诊急救服务圈,为城乡居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急诊急救和大病救治服务;无论地处高山还是河谷,各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覆盖周边30分钟车程或步行1小时医疗服务圈,为辖区及周边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在这里远远望去满眼都是广袤的草原,地广人稀,要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当地肯定是下了大决心。”几天来,到红原县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北京航天总医院副院长原永平亲身感受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他看来,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重点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把基础夯实,是阿坝人打造1小时医疗服务圈的信心来源;把底子做牢,折射出赤诚的为民之心。今年,阿坝州投入资金8798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260个,完成13个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设备购置,黑水、马尔康、小金、阿坝等县人民医院相继完成了高压氧舱的配置。
一个个县级人民医院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一个个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个个村级卫生所相继建立、完善。目前,阿坝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完成,使用覆盖率达到90%,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评审达标工作100%全覆盖。当决心量化成方案,当目标落实到行动,阿坝州百姓的“健康梦”有了强力支撑。
做百姓健康守护者
1小时医疗服务圈的打造,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幸福。正是一个个百姓健康的守护者,以贴心周到的服务,为高原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些天的义诊活动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当地的医疗工作者都虚心学习。”按照“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安排,今年56岁的黄向华教授这几天在阿坝县参加义诊。当地的医疗工作者在跟随专家团队进行义诊的过程中,虚心请教,细心学习,为的就是尽快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诊治、针灸、推拿、输液……在金川县阿科里乡卫生院,刚刚参加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彭措一大早就开始一天的诊疗工作。“这几年多亏了彭措医生,又给我拿药又为我针灸、按摩,减轻了我的痛苦。”说起彭措,患风湿病和关节炎多年的泽旺依西竖起了大拇指。
在汶川县,3年内全县卫生系统编制使用率达到95%以上;每年考核招聘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签订农村医学本科生订单定向培养、“3+3”专科生免费培养10人……
在马尔康县,计划用3至5年时间,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员通过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并通过卫生技术人员岗位能力培训;通过在职教育的培训,用5年时间使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比例达到40%以上……
在阿坝这片雪域高原上,一个个甘于奉献、无私的卫生工作人员,一支支充满活力、担当的卫生工作队伍,一群群扎根基层的白衣天使,编织成一张百姓健康的“防护网”,让一小时医疗服务圈流畅转动,让藏区群众的健康有了保障。
新闻推荐
阿坝州将144项康复医疗纳入“新农合”拔罐、藏医金针等都可报销
■记者袁娜“现在,普通针刺、拔罐疗法、牵引等康复医疗项目都可以报销了。”8月17日,在州藏医院办理完出院手续的若尕哈姆高兴地说。若尕哈姆是马尔康县党坝乡人,因腰椎间盘脱出,8月10日到州藏医院住...
马尔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尔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