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马尔康新闻 > 正文

李昌平在阿坝州调研时强调利用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

来源:阿坝日报 2015-03-24 14:2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实习记者 夏姆 记者 韩秀全) 春回大地,生机勃勃,阿坝高原处处呈现出一派昂扬奋进、加快发展的势头。带着对阿坝各族群众的深情关怀,3月19至20日,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深入汶川、理县、马尔康和金川高半山调研,指导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他强调,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科学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促进群众增收,让人民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汶川县龙溪乡垮坡村海拔2100米,是典型的高半山村。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该村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村民收入得到了极大提升。李昌平一行专程来到这里,到农家、进田间,访农户、问业主,详细了解高半山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当得知全村900多亩土地早已实现了特色种植全覆盖,仅去年每户产业收入就达到了4900元后,李昌平十分高兴。他说,经过灾后重建,高半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高半山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汶川县委、县政府要抓住大好时机,切实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同时,要加快村落功能的改善提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等要素保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真正使高半山村的“产业强起来、群众富起来、村子美起来”。

“生意怎么样?淡旺季游客入住率分别是多少?收入如何?”在理县朴头乡庄房村,李昌平走进村民经营的乡村酒店,与当地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李昌平问得仔细,村民答得实在。他们告诉李昌平,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该村依托毕棚沟景区,依靠当地旅游协会,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全村90%以上的农户通过发展民居接待实现了增收致富。李昌平反复叮嘱当地干部,要针对当地实际,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不断开发鲜果采摘等项目,努力打造特色农家旅游;要依托紧邻成都的交通优势,围绕毕棚沟景区“山水四季、四季山水”的特色风貌,努力形成覆盖全域的乡村旅游格局。他还鼓励农户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深入挖掘乡土民俗文化,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时,李昌平曾来马尔康县松岗镇直波村听取群众意见。此行调研,李昌平再次来到该村回访。走农家、进村寨,看图纸、听介绍,详细了解村务公开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实地查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李昌平对该县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情况予以肯定。他强调,马尔康县委、县政府要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充分运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广开渠道,助农增收。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对困难群众要“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精准识别、因类施策,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要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领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听介绍、看发展、话产业。在金川县,李昌平先后深入沙尔乡克尔玛村,独松乡正里塘村和安宁镇莫莫扎村,走村入户,进企业,看基地,详细了解特色产业、群众增收等情况。在克尔玛村基地,李昌平了解到当地农民通过獭兔养殖,发展循环农业,收入有了极大提高的情况后,他感慨地说道:“贫困在山地、潜力在山地、后劲在山地、前景也在山地,只要做好山地这篇大文章,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奏好‘交响乐\’,坚持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之路,农民增收就有了门路。”得知基地是由当地8户村民创办,其中一半是党员时,他说,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前进的方向,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自觉成为致富能手,要着力培养和发展党员,特别要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这样才能带动和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在正里塘村,李昌平要求当地党委、政府一定要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指导,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管理等方式,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开展“回引工程”,鼓励和吸引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帮助群众致富。在莫莫扎村,李昌平走进农畜圈舍,讲技术、授技能。鼓励养殖户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真正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现代养殖的各个环节,确保在畜圈建设、疫病防控、生物育种等方面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他还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亲切座谈,详细了解大家对产业发展的想法。他说,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致富的梦想无止境。未来,农业将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最体面的职业。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最大限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发挥堡垒带头作用,千方百计把集体经济搞起来,真正实现“人人有技能、户户有产业、家家住新房”的目标。

推进土地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在石达安村,李昌平得知该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着力打造泡菜基地,村民们不仅能得到土地租金,还能拿到务工收入。他强调,农村发展产业是支撑,群众增收是核心,一定要把帮助群众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打造具有金川特色的泡菜品牌。在金川镇角木牛村,得知该村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500亩后,李昌平非常赞赏,鼓励村民要按照“农业打底、工业唱戏、旅游跟上”的发展思路,坚持培育新型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他反复强调,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按照“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归业主”的思路,始终严守土地红线,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要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收益分配中,实现集体管理、集体经营、集体收益。

李昌平还对阿坝州教育发展提出要求,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全面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提升教育质量,让农牧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要积极探索藏区学前教育模式,选优配强教育师资力量,扩大拓宽教学点辐射范围,实现学前教育村组全覆盖。

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州委常委、州总工会主席金吉昌,州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新闻推荐

阿坝州公安机关“春雷行动”取得实效

本报讯(王毓莉)为严厉打击各类突出刑事犯罪,确保全州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全州公安机关快速行动,全力开展“春雷行动”,并取得实效。行动以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人;追缴被盗机动...

马尔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尔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昌平在阿坝州调研时强调利用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