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马尔康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共青团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实录关键词年在全省十项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2-28 19:24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省共青团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实录

[2012·

关键词]

2012年,在全省十项民生工程中,共青团将在就业促进工程、民族地区帮扶工程、教育助学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医疗卫生工程、文化体育工程等大项内积极作为。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整合资源250万元,为创业青年提供一亿元额度的青年小额贷款,切实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在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项目中,整合资源300万元,培训农村青年技能10000万人,帮助农村青年就业创业。

★深化藏区民生工程

筹集资金1410万元,在阿坝、甘孜两州藏区9年义务制学校配置希望工程设施、设备,建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75个,继续深化藏区民生工程。

★积极参与教育助学

面向社会募集资金480万元,在贫困地区修建12所希望小学;面向社会募集资金400万元,建设300所留守学生之家;新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项目,全力整合社会募集200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共500名,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医疗卫生工程中,新增实施“爱佑童心”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项目,筹集资金100万元,救助10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在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中,争取团中央支持1003.2万元,省级财政364.8万元,招募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1500人,到四川省基层从事志愿服务2-3年。

★ 积极促进文化惠民

新增青少年宫维修加固、硬件提升、活动开展项目。筹集资金220万元,支持10所青少年宫维修加固、硬件提升、活动开展,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新增希望影院、希望图书室、希望体育园地项目。面向社会募集资金100万元,配置各类希望图书室、希望电脑教室、快乐音乐教室、希望影院、快乐体育园地等文化体育设施共计50套,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

□ 王欢 张斌

有一种关怀,不必刻意寻找,便时刻萦绕在青年身边;有一种温暖,无需停下感受,早已留存在青年心间。

这便是各级团组织助力青年成长的关怀,这便是四川省共青团情系民生的温暖。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团省委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服务方式,精心组织统筹,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广泛参与和服务全省民生工程中,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共唱一首服务民生四季歌——

冬日里 暖冬行动情动青年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200余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川籍在京务工青年尽管回不了家,但却并不孤独——

1月18日晚,一场由团省委主办,以“吃家乡饭,看家乡戏,叙家乡情”为主题的“暖冬”大行动慰问川籍在京务工青年新春联欢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从川味歌曲曲艺,到省青联委员视频大拜年,从务工青年与家人网络连线,再到亲情电话卡,一个个家乡元素让联欢晚会融入浓浓乡情。

被暖暖乡情包裹着的不仅是200名外出务工青年代表,每年秋冬之际,“暖冬”大行动已成为四川省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重要品牌和项目平台,在2011-2012“暖冬”大行动,团省委以“青春促和谐,真爱暖寒冬”为主题,充分运用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突出乡情和亲情,突出地震灾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重点区域,突出困难群众特别是务工青年、农村留守学生、地震灾区青少年、民族地区青少年、贫困青少年等重点服务群体,为他们送去文艺演出、爱心礼包、御寒衣被、学习用品、实用技术手册等,全省直接慰问青少年达3.7万余人次,筹集资金物资1500余万元。

“暖冬”行动不仅送去丰富的物资,更送去方便,今年春节针对务工青年回家买票难的情况,开展“青春快线,我们一起回四川老家”川籍务工青年返乡专列活动,组织2100余名在深川籍务工青年搭乘专列返回四川,并落实100余辆大巴以低票价服务1万余名川籍务工青年返乡;节后又组织500余名在沪川籍务工青年免费搭乘专列返岗工作。开展“送票进高校·温暖学子心”活动,已为全省94所高校学生提供近20万张票务服务,一张张车票不仅向广大青少年送去团组织的关怀,更传递着党委政府的温暖。

开春了 青年就业创业有后盾

2010年开春,返乡打工的陈艳回到资阳雁江区创业,把学到的针织技术带回家乡,办起“资阳市雁江区海燕针织厂”。然而针织厂才刚运行,资金已所剩无几。

困难之际,听闻消息的当地团委和雁江农合行来到海燕针织厂,仔细调查后,决定尽快联合制定信贷产品帮助陈艳开工投产。仅2天就为陈艳办好了10万元信贷资金手续。为减轻她的压力,还给予贷款利率下浮10%的优惠。当地共青团组织还通过团的组织网络和青联组织,帮助她寻找商机。

一项项实打实的帮助为陈艳的企业带来生机,2011年,海燕针织厂实现收入60万元,员工由原来的1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68人,她充满自信地说:“有共青团做我的后盾,2012年我有底气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利润100万元。”

的确,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对于四川省走在就业创业路上的广大青年来说,团组织始终是他们的坚实后盾,近年来四川省各级团组织将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产品理念、强化培训力度、建立创业青年信息库、搭建交流平台,有效凝聚和服务青年的创业能力,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

以创业带动就业,2011年,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和以邮储银行小额贴息贷款为主体的青年小额贴息贷款,新增贷款发放3.4亿元,惠及青年近7000人,发放小额贷款10303.4万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务103%,累计对1800个从事自主生产经营的青年提供信贷支持,惠及9000余名青年,带动了近25000人就业。

团省委广泛运用网络新媒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通 “网上招聘会”,为大学毕业生及时发布岗位信息,扩大学生参与面;丰富服务内容,开辟了网络就业心理咨询、职业规划设计、法律援助和岗位信息检索等多元化的周到服务,共有793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9109个,20多家企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2000多个,省内外60余所高校的80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协定。

暑期里 留守儿童不孤单

2011年的暑假,对彭山一小五年级四班的赵蕊小朋友来说难以忘怀,在团省委组织下,好多志愿者哥哥姐姐来到当地开展快乐学校活动,学业辅导、亲情陪伴、亲子教育、自护教育、爱心捐赠提供关爱。

赵蕊成为第一个报名参加“快乐学校”的留守学生:“那么多志愿者哥哥姐姐在假期里来陪着我,我好开心。”赵蕊的母亲魏秀红自从听说有 “快乐学校”后,同样非常开心,她说:“有志愿者陪着,我们在外边很放心。”

开设快乐学校只是四川省团组织关怀留守儿童的举措之一,实际上,一年365天,各级团委日日将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放心间。2011年,全省新建留守学生之家337个,完成全省全年民生工程目标112.33%。广泛发动志愿者或志愿团队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子,实现对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的全覆盖,搭建农民工与子女的亲情纽带,开通视频通话点96个。

关爱留守学生,父母的作用终究是不可替代的。团省委专门设计制作《跟孩子在一起——四川外出务工青年亲子教育辅导手册》,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契机,广泛发放。这个全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家庭教育材料,以漫画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青年农民工传授,如何在春节回家的短期时间里,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又如何在远离孩子的日子里,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个个实用的教子之方深受欢迎。

高原上 青春暖流热民心

2月22日,藏历新年第一天,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和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镇热闹非凡,团省委与当地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青春促和谐,幸福藏历年”——四川省青少年欢度藏历新年文艺演出,各族各界青年载歌载舞,共贺藏历新年。

而在此之前,团省委已组织7个组,分别深入阿坝县、道孚县等7个县开展走访慰问,为藏族青年送上1250万元的民生大礼。

服务藏区的民生大礼可不仅仅在节日里送上,近年来,团省委坚持以“四川藏区团旗红”主题活动为统揽,以青少年思想引导、青年成长发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藏区民生工程。

从政策上,召开藏区共青团工作会议,下发《共青团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川省藏区青少年工作的实施意见》、《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关于开展藏区青少年工作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等。

从行动上,开展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志愿服务,圆满完成10万顶新型帐篷搬运任务,依托牧民定居点,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156个,完成民生工程任务104%,这些中心具备组织、服务、培训、关爱和文娱五大功能,将着力改善藏区青少年活动阵地条件。

同时,关注引领藏区“9+3”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团省委的服务重点。2011年,全省实施“9+3”的中职学校新建团支部384个,发展新团员5800人,团员比例由入学初的37%提升到现在的85%,现有入党积极分子2500余人,党员640人,选培各级藏区团学骨干2000余名。

真情关爱,真心与共,团组织是各族青年永远温暖的家。

新闻推荐

上接版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专著

(上接07版)267《“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吉文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曾宁波(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赖长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卢德生(四...

马尔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尔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省共青团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实录关键词年在全省十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