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江用心分开丝线
5月5日上午,天气晴好,一束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绣架上。一双纤细而灵巧的手,将一股粉色的丝线分开,再分开……身穿蓝色汉服的帅气小伙子娴熟地将纤细的丝线穿过针眼,麻利地在绣面上绣了起来。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心无旁骛地飞针走线,这本身就是考验耐性的细致活儿。
为奶奶穿针引线
这是记者在成都市文殊坊“孟德芝蜀绣大师工作室”里的绣房看到的情景,小伙子名叫李长江,是该工作室的一名学员。要想知道他为什么痴迷蜀绣,还得从他童年说起。
今年27岁的李长江出生于南充市升钟湖畔,那里是富饶的桑蚕之地。小时候的李长江喜欢到养蚕人家里去玩,看那些蠕动的蚕宝宝们吃桑叶、吐丝,但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一个个白白的蚕茧怎么能变成丝线,变成丝绸呢?
“江江,快来,帮奶奶把针穿上。”每次奶奶做针线活,都要叫他过来帮着穿针。渐渐地,小小年纪的他很享受这穿针引线的过程,喜欢看奶奶做针线活,趁奶奶丢下针线活去别的地方时,就会拿起奶奶用过的针线缝上几针。这一来二去,他学会做针线活了,自己和弟弟出去玩耍时,把衣服整破了,都是他悄悄用针线补好。
十字绣兴趣萌发
上高中后的一天,李长江到伯父家玩,看到堂姐在屋里一个人在一块白纱布上绣花。“姐,你绣的什么啊?怎么都是用叉叉组成的。”李长江问道。“这叫十字绣,针法很简单,全是由不同颜色的十字组成的。”堂姐一边绣一边说道。“我看你绣的这个很漂亮嘛,能教教我吗?”李长江眼睛没有离开绣面,继续问道。堂姐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哪有大小伙子学这个的,你就不怕别人笑话你吗?”“不怕,只要我愿意,我才不会在乎别人说什么呢?”李长江坚定地说道。
“好吧,看你那么想学,我就教你。你本来就会用针线,这对你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堂姐说完,便认真地教他十字绣的基本针法和要领。果不其然,悟性很高的他,很快知道如何运针了。
2010年9月,高中毕业的他考上了成都一所职业学院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也许注定了与丝绸有着亲密的联系,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成都女子桑蚕传习所,然而,命运的捉弄,他这双本该拿绣花针的手,却偏偏拿起了菜刀。
活出真我学蜀绣
2012年,大专毕业后,李长江来到海南省三亚市的一个酒店打工,但是整天在厨房工作,使他的心变得很浮燥,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一年后,他回到成都,在老师和朋友的建议下,他考取了导游证,并在旅行社里带团当起了导游。
2017年8月8日晚,阿坝州九寨沟县突发7.0级地震,当时李长江正带团在九寨沟景区。死里逃生后的他感慨万千,第一次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他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要为自己而活,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打算去学蜀绣。”在专业培训班里学练近1年后,2018年6月的一天,李长江多方打听,找到了位于文殊坊的“孟德芝蜀绣大师工作室”,拜入了孟老师门下。
努力尝试“不要怕”
就这样,李长江除了带团旅游外,一有时间就来到工作室学习蜀绣。
李长江的第一幅作品是蜀绣代表作之一的“芙蓉锦鲤”,因之前他在蜀绣培训班学习时,一直用的是6丝至8丝线,而绣这幅芙蓉锦鲤图却要求两丝线,丝线更细了,其难度更大。而芙蓉和锦鲤以前也都从来没有接触过,恰恰这时,师傅又到外地出差。就在李长江犯难的时候,师姐易学手把手地教他如何配色,如何运针。其他几位师姐也都给了他指点。当师傅回来时,看到李长江有了很大进步。“小伙子不错嘛,只要坚持下来,你定有很大成就的。”师傅夸赞他道。不过,师傅也指出了他针法的不足,并给予示范,令李长江茅塞顿开。
紧接着,师傅让他学着绣一块小双面的写意兰草图。双面绣是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时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的一种绣法,其难度可想而知。李长江在绣的时候针脚一直有错误,他只好不停地拆了绣,绣了拆,眼见那块绸料都快要拆烂了。
“怎么这么难绣呢,难道说,我真不是搞刺绣的料吗?”李长江这样问自己,他有些失去了信心。
“师傅,看来我还是不适合搞刺绣,这个简单的小双面我都搞不定。”李长江垂头丧气地对师傅说道。孟德芝看了看他拆掉的绸面,说道:“小李,你怕什么呢?绣错了绣坏了拆了就是嘛,即使绸料拆烂了,再换一块就是了。你永远记住‘不要怕’!”。随即指点他用另一种方法再试试。有了师傅的鼓励,李长江又树起了信心,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幅小双面的兰草图。
李长江告诉记者,师傅送他的“不要怕”三个字,成为他破解困难和挫折的武器,他将以更加坚定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力争为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闻推荐
“文博会一结束,我们会马上开启线上线下旗舰店”,文博会搭台“三九大”深圳唱戏。九寨沟“这个世界级精品文旅区呼之欲...
九寨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寨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