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封机器人
这一两年,人工智能可谓大火。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什么?是否存在“虚火”?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将如何变化?“智创·未来2017年C+移动媒体大会”上,“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腾讯网编委、腾讯新闻主编张克侠,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曹文韬,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首席科学家聂再清,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在大会上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
人类还要在人工智能当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人工智能这一两年实在太火了,但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们还需要在人工智能当中做出更多的努力。目前,硅谷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水平是非常高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人工智能这一领域需要有足够的投资来促进研究。
人们常常会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工作?
技术会代替一些工作,但也会创造另一些工作。比如说打字机,便延伸出很多工作。日后,随着人工智能得以发展,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工作通过电脑被创造出来,通过智能手机被创造出来。
人类所发挥的功能可能会被替代,但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说,人会发明更多重要的工具,只有人类能操作,而这便又是一个高度的智能问题。
腾讯新闻主编张克侠:
未来,人工智能会如水一样不可或缺
人工智能应该是现在的第一生产力吧。而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可将人工智看做水和电一样,是人类生活生存不可或缺的。
过去纯粹依赖于人工所做的重复性报道,比如说天气、体育赛事等重复性的报盘,这是人工智能完全能取代的。但这不代表记者都会下岗。比如说九寨沟地震,这个机器人是没有办法到现场去的,要了解现场状况,只有人可以做到。所以,对于现场的探究以及深度写作,这都是人目前来看尚难取代的能力。人跟机器更好的协同才是未来的趋势,而这才刚刚开始。
人工智能在比较大的程度上,把人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然后,人和机器的协同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快捷,也能帮助用户更快更高效的获得信息,前所未有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让媒体从业人员更快地发现热点。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曹文韬: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反而会创造更多机会
从行业的现状来看,科技单位跟媒体合作,绝大多数是集中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是某几个领域。微软不仅仅是把一个技术在行业做下去,而是让技术推进行业的发展,媒体领域,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有希望发展的领域。
而技术推进行业发展的进程中,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而是改变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人与人工智能联合创作,反倒是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对于机器人的写作,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并不认为,一个机器人完全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是最好的,但它应该能让行业更加进步,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有意思起来。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聂再清: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使命是让人与机器智能交互
人工智能确实有很多技术正在改变大家的生活,比如智能音箱或者刷脸支付等。很多人的注意力在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好事,会促使这个行业和技术拿到更多的资源,提升技术,做出很多改变大家生活的场景出来。
人工智能在传媒中的应用,首先从热点的发现,到帮助记者生产内容,然后以媒介传递的方式,怎么分发到每一个人,如何精准地定位到这个人的实时兴趣。比如说,你正在开车,有一个车况新闻,应该赶快报给他。这可能是大数据很快就可以发力的着力点。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使命,就是在下一代的人机交互中,让机器拥有智能——我们要让机器能够具有对话的能力,能够具有某种行动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
人工智能与人之间不是零和博弈
我们学传媒的人,可能对人工智能有恐慌的感觉,因为一说起人工智能就会联想到好莱坞的电影,或者是《西部世界》这样的美剧,人工智能好像马上就要取代我们人一样的。
其实,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理解为是一种工具,它就是一种技术,一种更先进的技术,它离我们人还很遥远,它跟我们人之间不是零和游戏的博弈。不是说人工智能起来了,我们人就下去了。就像在马车的时代,好像对汽车和火车恐怖一样,其实,有了汽车和火车我们更方便了。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所以对人工智能,我们可能要放弃一种电影式的想象,而从技术的角度来正确地理解人工智能,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人工智能的观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彬焕王婷摄影刘陈平杨涛
新闻推荐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引进五年行动有序推进 首批项目享3000万元资助金
本报讯(林凌)11月10日,笔者从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引进五年行动暨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紧缺专业人才支持四大行动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引进五年行动正有序推进,首批项目...
九寨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寨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