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周严国
今年下半年,九寨沟县48个贫困村、18个软弱涣散村迎来了从州级部门、县级机关洗派的54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履新任职后,在各村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和软乡弱村整治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来自九寨沟县法院,今年34岁的张良伯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被派往的是有着基层党组织软弱和贫困村“两顶帽子”的草地乡上草地村。
张良伯的办公地点在草地乡上草地村“两委”会活动室内。在这个面积不足二十平米的地方,记者看到,一张1.2米宽的床摆放在墙角,床头上有几本扶贫政策书,旁边的一张小办公桌上,整齐地堆放着一本本民情日记。很难想象,就是在这个小地方,张良伯从今年3月下挂软乡弱村至后来担任“第一书记”,已呆了半年多时间。
10月1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伴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张良伯起床了,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匆匆吃过早饭之后,张良伯来到了村里的贫困户班运动老人家中。班运动老人今年70多岁,上个月,患病多年的老伴去世,精神上受到不小打击,再加上自己常年有病在身,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为此,张良伯常常到老人家中探访,还亲自为老人洗衣做饭,这让老人感动不已,今天,他又为老人送来了一些日常药品和大米。
“张书记,谢谢你经常来看我,还带这么多东西,谢谢!”老人紧紧握着张良伯的手。“你不要客气,这些都是我该做的。你们家的玉米也该收了,过几天我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帮你收玉米。”说完,张良伯与老人道了别,又匆匆赶往其他地方。
张良伯和驻村干部又来到了村民刘礼兵家中。由于前段时间连降大雨,上草地村地势低洼,刘礼兵等部分群众住房出现地下渗水情况,为帮助村民解决这一问题,张良伯和村干部来到村民家中一一查看情况,并对疑似渗水源进行了排查。“经过我们初步检查,住房地下渗水可能是后山防水池出了问题,我们去看看,你们不要担心。”话音刚落,张良伯便和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去了上草地村的后山。经过一番检查,发现后山水池堆满淤泥堵塞排水管,他们庚即找到施工方对水池进行了修缮,解决了地下渗水的问题。
时间一转眼到了下午,张良伯来到上草地村的田间地头,几个月来,张良伯经常在田间地头一边帮助农户做家务,一边了解农户致贫原因和群众对致富的打算想法。“问政于民先听为上。贫困都有其原因,贫困的原因具有差异性,这就必须要先‘摸底\’,而摸底最好的方式就是听,要听到村民的心声就得下到基层,到田间地头,到他们的家中。”张良伯说。
“你家有多少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什么?有什么需求?”张良伯一边掰着玉米,一边与杨运福交谈。
当得知杨运福及其他几家贫困户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务农和外出打工后,张良伯把经过几个月调研形成的初步想法与老人做了交流。在张良伯看来,上草地村的蜂蜜品质较好,遗憾的是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为此,张良伯想在村里培养几个懂网络营销的年轻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推销这里的蜂蜜;同时,他还打算介绍几个经营土特产品的朋友过来,这一想法立即得到杨运福的认可,“好呀,到时候我来组织货源,保证提供给买家的都是最好的。”杨运福说,“那就一言为定。”张良伯接过话茬儿。
为使***更好落到实处、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张良伯立足草地乡上草地村实际,着眼贫困户需求,量体裁衣,科学施策,扎实推进***,切实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张良伯介绍:“要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经过精准摸底,找准每一个贫困户的‘穷根\’,围绕贫困户住房、上学、就医、技能培训、致富增收等方面的发展需求,采取差异化措施,然后为每一位扶贫对象‘量体裁衣\’定措施,打造出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为确保‘贫困户\’定期摘帽,夯实基础。”
太阳渐渐西下,望着眼前这个青山环绕的小山村,张良伯充满信心,只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把扶贫工作干在实处,把扶贫工作做真、做好、做实,最终就一定能帮助上草地村摘掉贫困的帽子。
“村里来的‘第一书记\’数第一”。半年多来,与村里人从陌生到熟悉再成为亲人,张良伯正是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累积着群众对他的信任,赢得群众交口称赞。张良伯下派工作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他说,要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称号。
新闻推荐
刘作明参观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阿坝州展馆时强调发挥展销平台作用推介绿色生态优势不断推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本报讯(记者韩秀全)11月19日,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式结束后,州委书记刘作明专程来到阿坝州展馆参观,与参展企业、专合组织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产品展销等情况。他...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