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尚剑
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赞美。蒋莉老师却说“我的职业和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蒋莉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淡定优雅的乡村教师之歌。
蒋莉,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二十三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山区,曾担任了语文、数学、音乐等不同学科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并多次获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二十几年中,她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为目标,一直投身于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用关爱为学子成长护航
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多年来,蒋莉始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在她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始终做到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在她的教学生涯里,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
孩子没来上学,她跋山涉水去家访;孩子病了,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孩子犯错了,从不发怒,耐心教导;孩子高升了,第一个打电话祝福……23个春秋里,蒋莉总是迎着早晨第一缕晨曦到校,披着傍晚最后一片红霞回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了学校,用心血呵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看着这些学生,就犹如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好下一代,不仅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他们的生活,能看着他们欢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蒋莉朴实的话语让人油然起敬。
对于贫困孩子,她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以言行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23年来,她默默帮助数名特困学生,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给他们维持在校生活,并时常与他们谈心,增强了特困生学习生活的信心。
“她不仅帮助学生,更常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位好老师!”谈及蒋莉老师,学生家长们也是赞不绝口。
用钻研为教学提升加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蒋莉任教23年来的真实写照。在蒋莉眼中教育是动态的,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理念。为了更好地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蒋莉每年坚持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拿来买书,读书,丰富自己。同时,在教学中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师德师风建设,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撰写了多篇知名度颇高的教育教学文章。
“蒋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征求我们班委的意见,询问我们听得懂么?有什么不足?”“蒋老师经常把她的书籍借阅给我们看,还鼓励我们向她看齐,多看课外书籍,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学生李文龙等纷纷向记者诉说。
蒋莉从书中获得这样一个启示: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只是他们的智能优势领域不同。她从来不用一把尺子量学生,而是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班级里有一位叫张第的同学刚开始学习成绩欠佳,而且学习劲头不足。经多方了解,蒋莉发现他个性较强,喜欢打篮球。对此,在一次班会活动中,蒋莉表扬张第篮球打得棒,并频频找他聊天,适时调整“聊天”内容,引入关于篮球的话题,在校篮球赛张第表现突出后,她又把“聊天”正式改为谈话:讲道理、谈人生、激发他的“取胜”欲、唤醒他的求知欲,张第的学习成绩逐步上升。
23年来,她所教班级参加全校、全县统考,成绩均列前茅。她也多次获得了全县“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蒋莉,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用二十三年的时光守望着心中的那一束阳光;用二十三年的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用二十三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师魂的光辉形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信王小兵)近日,笔者从九寨沟县文广新局获悉,九寨沟县出品的纪录片《遗产九寨》,由四川英明影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摄制,在该县实地拍摄工作已顺利结束,《遗产九寨》将展现该县悠久的历...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