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骁
“群山青翠欲滴,草原广阔无垠,乡村是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如今,来州的外地人都会被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走进阿坝,无论是高山河谷,还是牧区草原,沁人心脾的是洁净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州委十届五次全会定下了这样的基调: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全国典范。“全州上下要深刻把握‘生态’这一关键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梳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多给生活、生态‘留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阿坝州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州委书记刘坪的话语掷地有声。
一年来,阿坝儿女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铿锵前行。2018年,阿坝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近4万平方公里,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一河一策”方案落地见效;全国首个“人与生物圈计划”自然教育基地落户阿坝州;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划定、功能分区、资源调查基本完成;岷江—大渡河上游地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沙化治理技术取得突破,治理“两化三害”659.8万亩、中小河流23公里、水土流失86.3平方公里;大规模绿化全州行动深入实施,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8万亩、退牧还草112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29户,整治入河排污口143个,全州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一组组数据看出了士气——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出了底气——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看出了心气——阿坝儿女憋着一股劲,致力于把阿坝打造成绿色发展典范。
绿色为径——
扛起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之责
对阿坝而言,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不是“包袱”,是机遇,是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
阿坝州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四川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河(湖)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州委书记刘坪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大资源观,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的方针,统筹把好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全面落实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责任,坚决惩处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全力构筑长江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路径选择。面对保护川西北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阿坝儿女义无反顾、主动出击、迅速行动。
今年以来,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以严守环境安全底线为基础目标,紧盯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大对水和大气污染执法力度。截至5月,全州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2起,处罚101万元,移送司法案件1件,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回回约谈,一张张罚单,一次次行动,展现了阿坝决胜治污之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庄重与威严。
少了“辣眼睛”的黑砂场,多了“高颜值”的景观带。汶川县狠抓砂石乱采、污水乱排、农房乱建三大问题整治,依法关闭和拆除非法砖厂7家、砂场40家。
在金川县的高山、河坝,到处是退耕还林、播撒新绿的繁忙景象。荒芜的土地上,新种的树苗迎风招展,展望未来,大美乡村近在眼前。截至目前,该县退耕还林面积9.1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93万亩,荒山造林0.82万亩,封山育林3.43万亩。
理县地处干旱河谷,通过林业人和相关林业专家多年努力,摸索出了因地制宜、精细化抚育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宝贵经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该县在荒山荒坡选择岷江柏、辐射松等耐旱耐寒树种,并建全水池、水渠配套灌溉设施,通过营养袋苗木栽植、表土回填提高肥力、草石覆盖蓄水保墒等方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据了解,阿坝州每年造林40万亩左右,除干部群众义务植树造林外,还坚持封山育林、沙化治理、干旱河谷治理、天保工程项目并重,推动生态建设从绿化全州向绿满全州迈进。
发生在全州各地的美丽嬗变,正是阿坝举全州之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自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以来,阿坝州以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生态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落实“一增一减”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个方面齐下功夫,大力做好“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三篇文章,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产业更加兴旺,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生态优先——
逐梦绿色发展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在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征程中,阿坝州始终秉持“生态是阿坝最大的资源、绿色是阿坝最大的本色”这一理念,重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良性互动的新路,聚焦“全域旅游、特色农牧、清洁能源、民族文化、‘飞地’经济”五个主攻方向,坚持五业同优、竞相发展,努力建成国际生态文明旅游目的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让生态理念推动优势产业交融共生,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
“以前,我们农民土里刨食,基本解决温饱。如今,退耕还林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又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大家都积极配合,热情参与。”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琼告诉记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阿坝严守生态红线,通过“增绿”“护蓝”“净水”行动,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黑水县明确提出建设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做好阿坝州生态屏障支撑极、生态经济增长极、生态文明辐射极三篇文章,铺就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打造安居、创业、度假、养生的理想居所。如今,该县2288名贫困群众当上了生态管护员,端起了“绿饭碗”,有效管护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652.63万亩。
让生态造福于民,让生态反哺于民。阿坝正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与生态双向互动、同步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三赢”格局。
近年来,若尔盖县红星镇持续加强河流管理保护,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乡镇。如今,随处可见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河道管护员拿着火钳、口袋等行走在辖区内的河道两岸,清理白色垃圾和其他垃圾。经过不懈努力,该镇的水域环境实现了河清岸绿目标,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舒适了,也给过往游客留下了山美水美草原美的良好印象。
让阿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开展光盘行动、推广节能家电、资源回收……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阿坝州已成为新风尚。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正逐渐成为阿坝各地的共识,汇聚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在红原县邛溪镇玛萨村,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就是红原若先2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该项目占地391亩,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1.4亿元修建,年发电量2624万千瓦时。项目投产后,为红原县每年增收243.6万元,带动当地24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绿色是阿坝的本色和底色,绿色发展是阿坝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今,阿坝州已确立绿色发展格局,将全州划分为西北草原特色产业示范带、西南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带、东北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带、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活低碳化,努力实现全域生态目标。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天苍苍野茫茫的壮美画卷正在阿坝大地徐徐展开。这片古老的土地因浓郁的绿色本底变得更加美丽迷人,绿色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新闻推荐
国家税务总局阿坝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光旭涉嫌严重违法,经四川省监委指定管辖,目前阿坝州监委正对其进行监察调查。吴...
金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