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金川新闻 > 正文

一个贫困村的华丽“转身”——金川县沙耳乡克尔玛村扶贫工作见闻

来源:阿坝日报 2016-12-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记者张蕾记者杨刚哈斯满

田地里,特色水果、蔬菜基地连成片;山坡上,一大片蓝色屋顶的养殖合作社次第坐落,圈舍里牛兔撒欢;山顶上,池渠、管网设施齐全……冬日里,行走在金川县沙耳乡克尔玛村,生机勃勃的发展画卷扑面而来。

“短短2年时间,就实现了做梦也不敢想的发展。现在全村不仅仅是要脱贫,而是要实现致富。”看着正在建设中的家园,村民刘世芳感慨万千。

克尔玛村距金川县城.5公里,平均海拔米,一直以来,全村人守着亩耕地,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民致富的步伐始终迈不快。年初,克尔玛村被定为全县的贫困村。

穷则思变,脱贫致富成为克尔玛村群众长久以来的期待。而这朴实、殷切的愿望,随着***、精准脱贫惠民利民政策的大力实施,曾经的贫困村上演了一场华丽的“蝶变”。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发展“之基”

“克尔玛、克尔玛,吃水更比吃油难,姑娘不嫁克尔玛,就怕嫁来把水担……”一曲民谣,唱出了克尔玛群众吃水的艰辛。

“天旱少雨的时候,就得到2公里外的‘泉水凼\’去挑水,路远颠簸,到家就剩半桶了,地里的庄稼就只能等天下雨。”回忆起以往缺水的日子,今年岁的雷友秀老人十分心酸。

“要致富、水电路。挖穷根、兴产业、拓富路,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因素,就要在水电路建设上发大力、使狠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一书记”张正元驻村后就与村“两委”一道从破解困扰群众已久的吃水难、用电难问题入手,展开调研、联系项目、争取资金和后盾单位支持。

“两年下来,总共为村里争取、协调了多万元哪!”村党支部书记袁定双感叹道,以前每年也都有扶贫帮困,给村里或困难户送些物资、钱和树苗等,但是“治标不治本”。直到***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第一书记”驻村后,扶贫效果才有根本性变化。

勤劳的克尔玛人干劲十足。有了资金带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灌溉水渠建设项目、藏区安全饮水工程、整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农村电网改造……”袁定双掰着手指一一向记者细数。随着这些池渠、管网的建成,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曾经的撂荒地也焕发出勃勃生机,群众再也不用为停电而发愁,克尔玛村群众的民生梦圆了。

“现在我们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村里的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观,这一切,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走在村里,听到最多的话是村民发自内心的感激话语。

“您看,这个垃圾池分两部分,一部分设计有火灶,可以对垃圾进行焚烧,烧成的灰还可以当做肥料;另一部分,用来装不能直接焚烧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村民丁福发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实施后,全村家家户户有了垃圾处理池,离村民活动中心较远的二社还新建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场所。

“现在天黑走夜路也不怕了,新建的多盏太阳能路灯,会为我们照亮回家的路。”丁福发乐呵呵地说。

寒来暑往,点点滴滴的变化发生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里,更映照在村民们的心上。

发展特色产业开启脱贫之路

“无基础设施、无致富产业、无村集体收入……”过去人们一直用“三无村”来形容克尔玛村。这个只有户的贫困村,仅贫困户就占了%。今年,克尔玛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万元,通过“返还式”扶贫为该村集体经济循环发展打开了一扇“致富窗”。

“所谓‘返还式\’扶贫,就是将我们村的涉农项目资金通过股权量化、保底分红的方式投入给合作社或种养殖大户,而后再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贫困户、村集体和其余村民。”张正元告诉记者,今年,克尔玛村亩大蒜种植基地、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场等都将采取“返还式扶贫”的方式来发展培育集体经济,目前投入万元的大蒜基地已经返还了2.5万元。

“坐在家中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袁定双感叹道,“返还式扶贫”不仅丰富了集体经济这口“锅”中的内容,还添满了贫困户的“碗”里的效益。

在“返还式扶贫”为该村集体经济循环发展开启一扇“致富窗”的同时,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也为克尔玛群众打开了一道“脱贫门”。

自从把土地流转给了本村的嘉嘉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在合作社打工领上了工资后,贫困户丁友全家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

“最多的一个月,能领到多元的工资。去年,我家就成功脱贫了,现在是奔着‘小康\’去。”丁友全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獭兔存栏量能达2万多只,大蒜种植面积近亩,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合作社还通过提供兔苗、蒜种进行分散种养殖,然后再采用订单收购的“一条龙”产销服务,将全村所有贫困户都覆盖其中。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开展***、精准脱贫以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项目扶持、强化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克尔玛村精心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他们在完善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品牌的同时,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没劳动力的贫困户用领到的政府扶贫金入股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在合作社打工领上了工资。”袁定双介绍道,具体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村“两委”指导合作社通过灵活采取自主发展、入股分红、委托发展等多种利益联接机制,激活社会闲置资金,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养殖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克尔玛村已培育志贵跑山土鸡合作社、海鑫种养殖合作社等农民专合组织5家,獭兔、西门达尔肉牛、土鸡等特色养殖产业已在全村遍地开花,成为助力群众脱贫的“良方”。目前,全村年出栏獭兔2—3万只、跑山土鸡余羽、羊余只、生态猪余头、优质西门塔尔肉牛余头。去年,该村实现人均年收入元。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了克尔玛村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开启了群众致富“门路”。有了“底子”和“路子”,克尔玛村群众发展劲头更足,正在脱贫致富奔康的路上大步前进。

新闻推荐

金川县公安局创新推出“1+3”微信警务

本报讯(王云亮)日前,为适应信息化时代警务工作需求,金川县公安局立足实际,创新开展以搭建一个“平安金川”微信警务平台和组建“三级微信警务群”为主要内容的“1+3”微信警务新模式,切实推进信息化条...

相关新闻:
杨克宁同志简历2016-12-22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贫困村的华丽“转身”——金川县沙耳乡克尔玛村扶贫工作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