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红原新闻 > 正文

这里面住着我的乡愁 ——四川藏区黑帐篷“变身记”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2-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数个世纪来,黑帐篷都是青藏高原上藏族牧民的必需品。这种用黑色牦牛毛手工编织成的帐篷帮助人们安度无数个风雪之夜,避免了烈日的炙烤。

然而今天,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黑帐篷正在从必需品蝶变为一种文化标识,成为乡愁的载体。

“牧民开始定居,不再住帐篷。政府给他们建了房子,住的条件比以前好了。”来自四川红原县一个牧民家庭的藏族小伙才华加说。

才华加参与创办了一家充满游牧文化元素的创业咖啡厅。这家咖啡店销售牦牛形状的灯具、牦牛粪形状的冰箱贴,店内的墙壁上还挂有父辈使用过的木水瓢和木头书包。而这家咖啡厅的名字,就是用黑帐篷的一个关键配件命名的。

“现在城市出生的很多藏族人都不知道‘迦入\’是什么。”才华加说。在藏语里,“迦入”是一根牦牛毛拧成的绳子,一头拴着木制或者牛角扣子。它像纽扣一样,把牦牛毛做成的两半黑帐篷扣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才华加的父亲做了一个大号的“迦入”,它被挂在了咖啡厅入口的显眼位置。

在才华加的老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黑帐篷的用途早已不再仅限于日常生活。

红原县人索南石斗就有一顶专门用于文化展示的黑帐篷。在他的黑帐篷里,藏茶在沸水中翻腾,炒熟的青稞散发着淡淡清香。这里,来自重庆、成都等地的游客静静地听他讲述曾经熟悉的游牧生活,而他自己的家早已搬进了楼房。

4年前,看到邻县若尔盖因为湿地和草原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索南石斗思考再三,卖掉了家里的上百匹牦牛,用这笔钱在老家做起了“藏家乐”。他现在专门接待参观川西北草原的自驾游客,提供骑牦牛、露营、住宿、餐饮等服务。

索南石斗投资200万元的藏家乐于2013年正式开业,至今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民币的收入,多的时候一年有50万元。在6月初到7月底的旺季,每天都有超过100名游客在索南石斗的接待点停留。现在,红原县瓦切镇上已经有十几户人家像他一样做旅游接待了。

旅游业已经日渐成为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2016年前10个月,四川藏区旅游经济一片飘红,旅游总收入422.08亿元,同比增长17.4%;接待游客4774.9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每到节假日,来自大城市的私家车和旅游大巴都会挤满草原沿线的公路。

才华加相信,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黑帐篷仍是藏族牧民世世代代的根,“将来或许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新华社记者 王迪)

新闻推荐

红原县社会保障工作成效凸显

本报讯(牟静洪)去年,红原县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城乡低保...

红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红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这里面住着我的乡愁 ——四川藏区黑帐篷“变身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