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1284公里牧道修到远牧点,解决牧民放牧难
本报讯(贡波华清 记者 松涛 文/图)“现在牧道修到了远牧点,转场时可以开车去,冰箱、彩电想带什么都可以。”11月14日一大早,红原县色地乡日西村牧民索朗甲参骑着摩托车赶着牛群,儿子开着满载生产生活用具的农用车,从夏季牧场转场到冬季牧场。“转场”指的是牧民从一个草场赶着牲畜到另一个草场放牧的轮牧行走过程。10月至11月,正是牧民从夏秋草场返回冬春草场的转场时节。按当地气候,牧民在夏秋草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冬春草场上放牧的时间大概占去一年中的三分之二,因而冬春草场也是牧民们的定居点所在地。转场的距离近的10公里左右,远的有五六十公里,对牧民而言,转场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不仅要赶着牛群跋山涉水数天,还经常发生人畜坠崖、溺水等事故。
“以前每次转场都很困难,因为路不好走,又要赶着牛羊,60公里路要走三四天。”不过今年索朗甲参不再为转场担心了,也不需要使用驮牛和马匹作为转场的交通工具了,新修的牧道已经通到远牧点,现在他们可以开着汽车和摩托车转场了。索朗甲参一家在夏季牧场的生活给养全部载在一辆农用车上,加上三匹马,200头牦牛,浩浩荡荡地移动在苍茫天地间。
近年来,红原县将牧道建设列入该县重大民生工程中,大力推进牧民远牧点牧道的建设工程,到目前该县的牧道里程达到1284公里,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牧民群众远牧点的牧道网,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的牧业生产、就医和牛羊销售等,进一步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掀开索朗甲参家农用车上的塑料布,除了帐篷、食物等生活用品外,太阳能电源、一台电视、60升的冰箱格外“稀罕”,“这些东西都是因为路好走了,才能运到远牧点上啊”。索朗甲参告诉记者,过去在夏季草场三个月时间里,煤油灯和蜡烛只有来客时才能用。如果提前用完了,一家人就得摸黑吃饭、喝茶,所以又被叫着“黑帐房”。现在太阳能电池里的电用不完,能玩手机游戏,能看40多个频道的电视,一家人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唱歌,帐房里的生活丰富多彩。
最让索朗甲参津津乐道的还是远牧点能用上了冰箱。夏季气温高肉类不易储存,只能吃风干肉,如今有了电冰箱,远牧点也可以吃上新鲜肉和蔬菜了。
一边唱着牧歌,一边赶着牛群,暮色降临时,索朗甲参一家就到了冬牧场,转场时间从过去的三四天缩短到了一天。
新闻推荐
3月31日上午9时40分,设在红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机动车驾驶证科目一藏文理论笔试考场内,来自阿坝州牧区县的14名考生正认真答题。当天的红原考点,共有34名藏族考生分三批进行机动车驾驶证理论藏文考...
红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红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