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阿坝土地上丝毫闻不到春的气息,大地仍就披着一层白纱。春的脚步在这里似乎特别迟缓。虽然这里的三月缺少些绿,但阿坝县委“走基层”活动却提早推开了春的大门,让这片沉睡的土地提早复苏。
该县“走基层”活动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开展了“走基层先进人物”推荐选拔活动,以推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活动纵深发展,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凝聚正能量。一个个典型人物的涌现,一段段感人事迹的传扬,“阿坝县好人”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当地已家喻户晓。
两个瘦弱的背影,相互搀扶着,蹒跚地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去,向着他们的黎明曙光迈去……希望这位得到女儿那颗年轻肾源的俄郎早日康复,期盼他再次迈着矫健的步伐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奔小康。
2013年10月29日,阿坝县干部职工、普通百姓、商人、学生都在看一份沉甸甸的倡议书。高原雪城随之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位藏族老阿妈,蹒跚地走进县委院子,急切地询问:“组织部在哪里?”顺着指明的方向,她一瘸一拐地走进左手边的第一幢楼。
老阿妈是一位典型的大骨节病患者,还没走进办公室,老人便站在过道口掏东西。她费力地从厚重的藏袍里掏出一个不起眼的手巾,打开手巾,里面包裹着一些积攒了很久的人民币。1元、5元、10元,总共是 100元。前来捐款的人群已占据了大半个办公室,社会爱心人士排着队耐心等待。老阿妈在大家的关照下,顺利完成了心愿。
各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正有序开展。1元、2元、3元、5元、10元、20元,渐渐地,捐款箱里的钱越积越多。部分学生尽管家境困难,还是积极捐款。
各级、各部门也迅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捐款,你100元我200元,汇聚成一叠厚厚的爱。
笔者从阿坝县委组织部获悉,短短三天时间,善款已超过10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日,善款已达163079元,捐款人数超过2000人。
从农村到县城,从老人到小孩,如此规模的捐款不是为了灾区,不是为了名人,而是为了一位普通的村支书甲多乡格玉村俄郎。
放弃城市梦做群众致富带头人
俄郎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牧家庭。成家立业后,他和妻子借钱买了一辆货车。几年后,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家里置办了当时流行的缝纫机,相继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等现代家用电器,日子越过越好。
2001年11月,正当俄郎专心挣钱的时候,妻子曲嘎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既兴奋又充满了压力。是继续挣钱还是担任村委会主任?是选择自由自在地生活还是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他陷入沉思。他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地劳作,摆脱贫困与落后的步伐还是很缓慢。思来想去,他卖掉了心爱的货车,毅然决然回到农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带领群众致富。
格玉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区,农业生产时常面临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为转变群众观念,扭转农业“不赚钱”的传统思想,俄郎率先实践科学种植,翻土、播种、除草、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种植的蔬菜、粮食远远优于其他农户。慢慢地,群众跟着他学种菜、学种粮,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干出样子胜于磨破嘴皮”,这是俄郎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之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下零事故
2008年以来,阿坝县一小撮分裂分子制造事端,尽管格玉村地理位置相对复杂,并与甘肃省接壤,却始终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当笔者询问如何做到这一切时,俄郎颇有感触地说:“明白事理是关键,教育引导是良方,脱贫致富是出路。”
驻村干部李恒评价说,俄郎书记文化水平比较高,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针对个别人认为“闹事就有项目”一说,他义正严词:“只有认认真真发展才有出路。”正因为他敢做敢说敢亮身份的气魄和积极向上的教育引导,格玉村始终安宁祥和,群众安居乐业。
重病缠身却再次当选为村支书
自2007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俄郎肩上的压力越发沉重,他时常跑项目、找资金、解难题、办实事,带头修路、修水库、修防洪堤……哪里有事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近年来,格玉村先后实施了大骨节病移民搬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如今,村寨已破茧成蝶,道路宽敞了,房子漂亮了,车子增多了,票子变厚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2012年,格玉村被授予“州级文明村”文明称号,俄郎荣获的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等荣誉证书见证了一切。
2013年11月3日,格玉村迎来了第九届支委会换届选举,俄郎再次获得全票当选,并选为格玉村支书,他提出重病在身不能再担当重任时,村民这样恳求到:“什么病医院都能看好,我们希望您早点儿好起来,只要您还有力气,请再当一届吧,您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格玉不能没有您。以后大事小事我们做,您就当个指挥员吧。”群众的信任让俄郎找不到任何放弃的理由,他只好答应再担任一届。
信任让俄郎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公平公正是他处理一切事务的前提和标准,他点点滴滴的付出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威望,更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孝女无私捐肾慈父重获新生
严重的病魔袭来后,年仅50岁的俄郎,短短一年时间,曾经的健壮慢慢消失,尿毒症让他全身浮肿与虚弱,病魔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健康。每周两次透析和每月几千元的医药费,如同两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病痛带给他的是折磨和这个家庭路途的颠簸与生活的拮据。
大女儿曼拉说:“父亲的病只能通过换肾根治,为此家里还发生过一场不小的争执。”
在外面读书的妹妹知道父亲的病情,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要把自己的肾给阿爸。
曼拉想,妹妹在读书,弟弟才10岁,她坚决地说:“还是捐我的吧,你好好读书。”
当笔者问到有什么愿望时,曼拉擦干眼泪强颜欢笑地说:“我每天都等着给爸爸捐肾,每天都想着怎样凑够手术费,每天都盼着爸爸好起来,他好了以后,我们一起努力。”
23岁的女孩,她来不及也不愿想捐肾带来的诸多麻烦,早日让父亲脱离苦海成了她目前最大的心愿。
值得庆幸的是,曼拉与父亲的配型成功,前不久他们已顺利完成了换肾手术。目前,父女俩正在康复修养中。
·陈志敏 陈俊松 曹先琼·
一个好人的可贵不仅在于他身居要职时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更在于他安享晚年后还能一心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老百姓。楠木灯就是这样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党员。
年过六旬的楠木灯是阿坝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年过六旬,本该在城里尽享天伦之乐的他却把自己留在了曾经工作战斗过的艰苦高原乡村,不求名不求份,甘当孩子的陪读员;只因为他关心孩子,关爱孩子,也因爱而诺,守护着山区的孩子们。
楠木灯在任麦昆乡党委书记期间,为动员农牧民群众将子女送到学校读书,向老百姓作出了“为了学生,退休后伴读四年”的承诺。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麦昆乡中心校的学生由27人增加到了700余人。2006年8月,楠木灯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放弃了县城舒适的生活,至今仍留在学校当着“名誉校长”,管理、照顾学生,他坚持每天早晚陪学生出操、伴读、接送学生,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对于坚守的理由,他这么说:“我爱这些娃娃,我离开他们受不了,他们不能不上学。”
“为了学生,退休后伴读四年”。这是2006年作为阿坝县麦昆乡党委书记的楠木灯即将退休时对该乡全体老百姓的承诺。时间一天天过去,今年已是他承诺后的第7个年头,麦昆乡中心校的校园里仍然活跃着他的身影,乡亲们都尊称他为“娃娃书记”。
2001年,刚上任的麦昆乡党委书记楠木灯来到中心校调研,欢迎他的只有27个学生和10多位没能施展才干的老师。看到这些,他心痛了,“教育”便成为他上任首抓的头等大事。为动员学生入学,他深入农牧民群众家中去宣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并向家长们郑重承诺,学生到校后能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自己退休后仍将留在学校伴读;为使学生生活得到照顾,他住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并坚持每天6点起床,带学生跑早操,陪学生上早自习。为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他坚持每天早晚陪学生出操、伴读、接送学生,白天照常到乡机关办公,直到学校放假或学期结束。春夏秋冬,风雨无阻,而长期伴随他的是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和一根教鞭。他是阿坝县退休干部,也是麦昆乡中心校“名誉校长”、“名誉教师”,更是学生的“父母”、“理发师”、“勤务员”。
关心教育,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阿坝县人,面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不发达,楠木灯倍感心情沉重,十分着急,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2001年底上任麦昆乡党委书记伊始,他便召开党委会,专门研究部署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工作。会上,制定并通过了乡干部包村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他自己则主动包下了全乡条件最艰苦、村民居住最分散、学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草原村。
草原村有95户人家,都是四处游牧的牧民,长期漂泊在外。在实施入学动员工作期间,村民思想观念淡薄都不愿送学生入学,这为他的入学动员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他并没有畏难而是无数次顶着烈日、刺骨的寒风、无情的冰雪,翻山越岭,一天行几十里山路到远牧点去游说家长,动员学生,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学生入学为止。几年来,他几乎踏遍了草原村的每个角落,为此吃尽了苦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全村的学龄儿童陆续走进了学校。而在这以前,草原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小学毕业生。
每逢采挖虫草贝母的季节,学生季节性流失更是令人头痛。自他上任以来,他坚决不允许家长到学校来请假,对那些不听劝告私自带学生上山挖药的家庭,严格按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通过多次强制性措施,使全乡学生季节性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次,一个残疾学生的家长来学校请假,楠木灯苦口婆心地劝告家长让残疾儿子读书,读书才是他的出路,读书才是他的未来,情到深处,禁不住流出了痛心的泪水,家长深受感动,答应把孩子留在了学校。
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努力,全乡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学校在圆满完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又圆满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麦昆乡中心校的学生已从2001年的27人增加到了现在的700余人。面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楠木灯却谦虚地说:“这是大家努力的功劳。”
为了学生,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
每逢学期开学,楠木灯便常住学校,很少回县城与家人团聚,学校实行十二天工作制(为解决住宿制学生离家路途遥远问题的特殊措施),每月只休息四天,楠木灯便与学生住在学校,每天早上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他都坚持在学生前面起床,学生6点起床后,一起晨练,陪学生晨读,很多时候都忘记了早饭。下午,通校生回家时都有他陪伴的身影。晚上,更是夜起两次,陪伴需要起夜的学生。这么多年来,除了生病住院的一次外,从未间断。家里的孩子抱怨说:“太不公平了,对学校的孩子好过了对待自己的子女。”
面对此情此景,楠木灯总是愧疚地一笑。这么多年,只要面对学校的孩子,楠木灯就无怨无悔地舍小家而选择了学校这个大家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永远放心不下的农村教育工作。
为了群众,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说起楠木灯关心学生的事,知情人无不竖直大拇指:“楠木灯对学生就如同对他自己亲生子女一样。”一次,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因为岁数太小而生活不能自理,把屎拉在床单上,楠木灯二话不说,马上用水冲,最后用手把它洗干净,在场的老师、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牧区的孩子由于卫生习惯较差,楠木灯总在开学的时候自己准备好理发工具,组织学生理发。这样的事迹很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每一天,学生们也很爱楠木灯。很多毕业到外面求学的学生经常给他来电话,诉说在外的生活、学习,那个时候,楠木灯的脸上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
还记得,村里老百姓表示感谢说要给楠木灯一些补助,献上一条哈达。楠木灯不客气地说:“要给钱,献哈达?那我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我说到做到。”他一句承诺就是几年,就是两千多个夜以继日的辛勤,不求回报。正如他时常教育年轻干部所说:“要珍惜啊,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你们这么年轻,应该有所作为,我们欠共产党的真是太多了!是该为党、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的时候了;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报酬,我们应该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地工作,要知恩图报,自己所做的一切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朴素的话语中透出一颗感恩的心,也正是这颗感恩的心让他奉献无怨无悔的一生。
·陈志敏 陈俊松 曹先琼·
新闻推荐
■张永怡“远程教育是个‘百事通\’,上面什么信息都有,什么东西好卖,种什么,怎样来种?都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信息……”日前,尝到远程教育助力备耕“甜头”的阿坝县麦坤乡村民甲央说道。近年以来,...
阿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阿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