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文宝
甘州区小满镇黎明村53岁农民张镇山,利用8年时间,搜集整理并编写出50万字的《甘州方言》,一时传为佳话,令人刮目相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一句乡音,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情、乡愁。甘州位居河西走廊蜂腰地带,是南、北古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有“丝路明珠”之誉。这里已考证的先民活动遗迹已有5000多年历史,从西汉建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2000多年,曾是西戎、羌、月支、匈奴、吐蕃、回鹘、党项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或杂居地,这里曾出现过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甘州方言有着显著的地域特色,承载和传承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小就爱读爱写的张镇山对妙趣横生的甘州方言很是着迷。16岁初中未毕业回乡务农的他,常常被父母或亲友、乡邻脱口而出的谚语或俗语“击中”,他也在这些方言中学会了待人接物的分寸、勤俭持家的道理、春种秋收的经验,同时也产生了把这些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很有画面感的方言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初衷,以便人们对甘州方言有更好的认识和传承。
如何记录,笨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随听随记。为此,张镇山随身带个小本子,不论在家种地,还是外出打工;不论走亲访友,还是闲逛胡谝,听到方言随时记。8年时间他记完了40多个笔记本,并将所搜集到的甘州方言按词汇、短语、四字格词语、农谚、气象、歇后语、儿歌、绕口令、谜语、甘州话习惯性用语等进行了分类,对每个方言词条进行发声注音并按普通话进行释义,整理出50余万字的《甘州方言》。随着整理研究的深入,张镇山觉得“方言极其脆弱,若不加以传承和保护,我们将失去这一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因为方言代表的是一个地域内人们的普遍个性,最能表达出本地历史发展的特点,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物。方言没有文字记载,没有专用的词典和书籍,一切信息都只能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如若失传,我们在失去这种语言的同时,也将失去这种方言承载的从古至今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农事、植物、生活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信息。因此,方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传承。张镇山表示,自己不遗余力、“不务正业”地记录整理方言,就是为了不让甘州方言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记忆中淡漠消失,使之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当然,一个农民,长年累月地利用农闲搜集、整理方言,其中的艰难和个中滋味只有他知道。由于自己学历低,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出去进修深造也不现实,有很多东西都是边学边用。他硬逼自己学会了汉语拼音、电脑打字,以及文字的编排,真个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好在家里人对此事非常支持。农闲之余,他就沉浸在他的小书房,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走访请教相关学者,充盈着他的文化情怀,释放着他的创作激情,追逐着他的研究梦想。张镇山觉得这些年过得很充实。他唯一的心愿就是《甘州方言》能够早日正式出版,为繁荣地方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推荐
□章科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广袤的农村大地描绘了美好愿景。而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实现乡村振兴...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