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亚强
今年是《咸阳日报·教育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创刊十五周年,工龄刚满十年的我,《周刊》的“读龄”亦十年。仅凭这一点,我就拥有一个“老”读者的底气。
2012年,我初任教师,逢周三总能与《周刊》不期而遇。说来惭愧,我并非有意征订《周刊》,而是学校免费赠阅。那时,我最喜欢《周刊》第四版,富有针对性、思想性、时代性的《冷眼热泪》栏目如教育的“指挥棒”“红绿灯”,让我茅塞顿开,少走了“弯路”;充满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知识板块,内容短小精悍,深入浅出,读罢总能给我明目养心之悦……我曾把感兴趣的文字裁剪下来,分门别类,集纳成册。闲时,我会翻《周刊》剪报,常读常新常悦,与之如师一般,教我为师,伴我成长,渐入佳境。
与我而言,《周刊》也是一盏心灯。周围的同事都说我“妙笔生花”,我却总感遗憾:我的文章还未曾刊登过《周刊》。2017年,刚获陕西省教育能手的我就将一首明志的短诗投往《周刊》。用意有三:一则与《周刊》相交甚久,与“熟人”打交道不显生分;二则自忖《周刊》“校园文学”版面立足咸阳本土,以文质刊用,鼓励新人佳作;三则自认为所作之诗有点“闪光”之处,希冀同编辑共鸣。怎想到,我隔周再见《周刊》时,赫然寻到了我的那首诗。那是类似于范进中举的欣喜若狂——我终于成为《周刊》的“小”作者啦!
有了一次成功经历,此后我常把满意的教学随笔和文学作品第一时间投稿《周刊》邮箱里。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我成了《周刊》里的“常客”,从中获得了不小的写作信心。
当然,我最难忘的是《周刊》2020年5月20日第623期。我和学生的作品同登《周刊》,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呼应。“师生文墨咫尺间,天光云影共徘徊。”我的学生激动难抑,对我说:“老师,我还要写更多更好的作品,您能帮我投递吗?”我毫不迟疑地应允了,因为我清楚:《周刊》的办刊宗旨是“为教育人说话、说教育人的话、让教育人说话”,她不会辜负、定会成全每一个怀揣梦想、砥砺奋进的教育人。
面对网络媒体冲击,《周刊》也与时俱进,有了公众号,并取了一个文雅而温暖的名字,曰“杏坛春泥”。念旧而“顽固”的我仍喜欢那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纸质《周刊》。不过,我每周二晚八点余会静待“杏坛春泥”的更新,以摘录那饱含深情、催人奋进的推文标题。连一个标题都那么用心、用情、用功,足见《周刊》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之强,《周刊》“含金量”之高。
十年光阴荏苒,“老”读者渐渐炼成了“小”作者。一路相伴,无以为谢,唯有让自己越来越好,也心怀感恩之情祝愿《周刊》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长武县恒大小学)(E)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郧进记者冯旋)为走深走实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让群众得实惠,近日,长武县公安局放开“窗口服务‘六项措施’”等新的便民...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