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大荔 > 正文

逐“浪” 陕西省“三夏”抢收见闻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21-06-18 01:27   https://www.yybnet.ne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一学生实地体验“三夏”劳动。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黑池塬村的种粮户赵树军看着金色的麦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麦收现场。

?麦收现场。

?麦收现场。

本报记者 王东宇 文/图

6月5日,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在大荔县朝邑农场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全省“三夏”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机收机播,并对今年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和小麦机收减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加快“三夏”生产进度,促进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1 机收减损比拼忙

“三夏”抢收,农机是关键。为加强小麦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减少机械化收获环节中粮食抛撒损失,确保颗粒归仓,6月4日,在华山脚下的小麦田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陕西分赛区活动在华阴市华西镇举行,17名农机手在华山脚下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大比武”。

随着一声令下,17台一字排开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依次启动。在“大比武”现场,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快速推进,金灿灿的麦子被齐茬割断卷进机器,颗粒饱满的麦粒通过收纳传送,倾倒在地头的装运车辆上。

经过20分钟的激烈角逐后,根据各自的作业量、小麦损耗、秸秆留茬,7名省市农技专家依据专业标准进行评判,给出各自得分情况。

“现场检测以后,发现损失率普遍在0.2%到0.5%,国家标准的损失率在1.2%,这是我们考核的主要指标。现在来看,今年机收减损情况非常理想。”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站长王延宏说。

长期工作在农机服务一线的白水县农机手侯晓龙告诉记者:“通过今天的比赛,我深刻感受到节约粮食和小麦减损增收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收割作业中,我一定会以比武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取把小麦机收减损降到最低限度,做到颗粒归仓。”

“小麦虽丰收,就怕收中丢。举办这样的大赛,就是为了引导全社会关注小麦机收过程中的损失,不断培养优秀的机手,提高机手规范作业能力和节粮减损意识,促进增产增收,实现颗粒归仓,丰产到手。”华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汪前进说。

2 麦田喜迎“青春风”

“同学们,在参与劳动时注意安全、做好防暑工作。小麦的脱粒作业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6月8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迎来一股“青春风”。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8个班220名大一学生,走进麦田,实地体验“三夏”劳动。

学生们手持农具和记录本,开始了小麦剪穗、采样、捆扎等工作。“小麦试验材料的取样不能混杂,还要保证生物体的完整性。”在试验农场东北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专家王长发正在指导一支学生小队,他们按照单株、穗行等分类收割,登记在册。

“用铲子把小麦连根拔起,再把根部的土壤拍掉,核对植株数量,进行比对和登记。”第一次参加“三夏”实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马俊龙,可以熟练地完成小麦收割到登记的任务。一会儿工夫,他身后便摞起多捆小麦试验材料。“第一次下田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深刻体会到了良种选育的不易,为默默奉献的科研专家点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薛嘉仪说。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专业知识、体味西农精神、涵养劳动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场站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夏收工作涉及杨凌、泾阳、周至等14个县(区)、20个场站(基地)。今年“三夏”期间,学校共有17个学院22个专业118个教学班的3391名大一学生,轮流在西农大曹新庄试验农场完成“三夏”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工作。

3 新品种增产又增收

6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黑池塬村,见到54岁的种粮户赵树军时,他正站在金色的麦田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随手从麦田里折下一条麦穗,数了数上面饱满的穗粒,赵树军说,“这条穗上面有48颗穗粒,一般超过40颗穗粒就属于丰收好年景了。今年我们种的7亩小麦,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小麦高产,离不开科技当家。种了几十年地的赵树军说,小麦高产首先要靠科技育种选种。今年,他优选了新品种小麦“铜麦6号”。“铜麦6号”是铜川育种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倒伏、抗寒、抗病性强等诸多优点,比较适合本地需求。

记者注意到,目前麦田抢收机械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一块7亩多的麦田,一台联合收割机一边“吃”进麦子,一边“吐”出麦糠,不到10分钟就全部收完。

据了解,铜川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研究,经过了两代育种人的努力,目前已选育成功了“铜麦系列”1~6号旱地小麦品种,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渭北旱塬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铜麦6号’在2012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基础上,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曾以676.09公斤的单产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这次,又以704.6公斤刷新纪录,充分显示出了该小麦品种抗病丰产的实力。由于该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条锈病结合较好,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680万亩。”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说。

新闻推荐

大荔县教育局部署推进“名师+”建设

渭南日报记者毕云丹近日,大荔县“名师+”“学带+”和质量提升小组主持人坊主工作会召开。会议从两个方面着重对推进“名师...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逐“浪” 陕西省“三夏”抢收见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