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南充)
我是端午节出生的,正因为是端午节,每年的生日氛围就被冲淡了,反正这一天是要改善生活的,吃粽子啊,剥咸鸭蛋啊,喝雄黄酒啊,就不吃煮鸡蛋不买生日蛋糕了吧。可能是因为大诗人屈原的缘故,我也喜欢写诗,屈原的忌日与我的生日在一天让我很尴尬,好像赶在这一天出生是为了沾伟人、名人的光,免不了要被人调侃。
端午前夕,一位朋友给我发来预祝生日的图片是青翠欲滴的艾草,让我怦然心动,感喟不已。我想起文天祥《端午记事》的诗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赠我一枝艾”的朋友或许并未读到过这首诗,但与我是相知却是无疑的了。端午节,是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节日之一。包括团圆(亲友欢聚)、祭祀(祭奠屈原)、怀人(怀念故人)、出行(吸纳阳气)等等。
我国民间历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挂艾”的习俗。艾草,是南方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植物,挂艾,则有辟邪驱灾的意思。古人认为,艾草叶子的形状与人的体型相似,而与艾草形成绝配的菖蒲则恰似一把长剑,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披坚执锐的“武士”。将其悬挂在门上,恰如门神护佑平安。其实,挂艾也还有实用价值,艾草的茎和叶子含有一种芳香油,会发散出一种微带刺激性的独特冷香,这气味可以驱蚊逐蝇、杀虫灭菌,还可以净化空气,
对人会产生提神通窍的作用。南方的艾草生长期长,从初夏到秋末,一年可以收获四五次,因而对艾草的利用也就不仅仅在端午节了。小时候就时常用艾草熬水洗澡,洗了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蚊虫叮咬;这些年,但凡到了乡下,我都会到田边地角或小山坡上去采些艾草,带回家去熬水泡脚,活血化
瘀,祛除湿寒,抑制真菌。
每年端午节的清晨,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去买艾草。街上的空气与往日明显不同,增添了一些让人神清气爽的分子,我知道,这是艾草发散出来的。追寻着艾香前行,总能在街口看到叫卖艾草的大爷大娘。挣几个辛苦钱的农村老人,黎明之前就得去山野挖艾草、到溪涧割菖蒲,然后大背篓装了赶到城里,那些叶子上还沾有晶莹的露珠,清新可人。老人把艾草与菖蒲各取三五支,绑成一束,便成了乡村带给城市的端午吉祥物。当然,对很多曾经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来说,带来的还有乡情与乡愁。
我买上两束艾草,神情肃然地提着往家走,好像是请到了健康平安的保护神,一种仪式感油然而生。到得家门,虔诚地将两束艾草分别悬挂在左右门框。门框上春节时贴的对联依然大红,成了艾草的背景,春之红与夏之绿和谐组合,让一本正经的门楣,有了生机和鲜活气息。
艾草是平凡的草,也是一种有特性的香草。说到香草,就不能不再次提到屈原,提到他对香草的钟爱。屈原诗歌中,随处可见对香草的描述,随时可以接受到通过香草传递出的意象与思想。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把江畔的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佩环挂在腰间。除了佩饰,屈原在沐浴、饮食等方面也没离开过香草。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香草,是他洁身自好的化身,也是品行高洁的自喻。由此我可以推测:屈原的香草中应该是少不了艾草的,因为艾草驱毒杀虫、去湿散寒的特性,正好应和了他激浊扬清的精神与嫉恶如仇的性格。
艾草,又叫陈艾。艾与爱同音,陈艾,也就可理解为“陈年之爱”或“久远之爱”。这份爱,我已经深深领受了,并由此延展出一点回忆与思考,写成文字,也算是“赠君一枝艾”吧!
新闻推荐
昏暗的楼道里,蒋香兰帮老陈打手电筒照亮赵东单车警务提高了办事速度,也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老魏的纠纷调解成功率...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