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夏 今日临夏县 今日康乐 今日广河 今日永靖 今日和政 今日东乡族 今日积石山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今日临夏 > 正文

“以花为媒”兴文旅 临夏市牡丹文化拉动旅游市场观察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21-05-07 01:07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近年来,临夏市以花为媒,大力培育发展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全市文化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文化旅游产业也催生出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有力推动了临夏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花打造特色旅游新名片

五月的临夏,绚丽多彩。一年一度的河州牡丹文化月与“五一”小长假不期而遇。驻足大夏河畔,六十里牡丹长廊惊艳开放,清新、馥郁的芬芳迎面扑来,令人心驰神往。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清代诗人吴镇曾这样赞誉河州牡丹。牡丹既是临夏的自豪,也是临夏的名片。

蜂拥而至的游客驻足牡丹花前摄影、拍照,在青山绿水间探寻牡丹花王,倾听牡丹花语,品味牡丹花茶……

“早就听闻河州牡丹的名气了!”来自银川的游客潘月霞说,“网上看到临夏举办牡丹月活动,趁着‘五一’放假就带孩子一起出来看看牡丹花,了解牡丹文化,是一次很不错的旅行。”

据了解,牡丹月不仅可以观赏牡丹,还可以品味“花儿临夏·盛财之夜”姜育恒群星演唱会、德云社专场相声演出等文艺大餐;节会期间,还有群众参与性强的抖音(快手)大赛、少儿主持人大赛、全民彩虹跑、广场舞大赛、篮球足球锦标赛、全民健身半程马拉松等体育活动。

临夏市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袁雅娟介绍,牡丹文化月期间,临夏市通盘考虑广大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各类需求,精心设计了亲子游、乡村游、民俗游、研学游、体验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将“游牡丹”转变为“游河州”。

近年来,临夏市连续成功举办“河州牡丹文化月”“冬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开创了以紫斑牡丹、特色美食、商贸旅游、体育活动、乡村文化为主的品牌节会经济。“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持续扩大,来临游客逐年增加,使临夏市成为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一花带动一产业

近年来,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影响力下,临夏牡丹名片越擦越亮,带动了牡丹产业发展。目前,“种花赚钱”已成为周边农民的共识,牡丹产业也成为该市叫得响的特色产业。

走进枹罕镇王坪村河州牡丹产业园,220亩牡丹花海尽情绽放,自驾游客络绎不绝,赏花拍照,再去周边农家乐小坐,顺便购买牡丹等特色商品,已成为众多游客王坪之行的标配。

“公司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牡丹1000多亩,牡丹种植成员每年收入人均在2万到3万元。”甘肃盛宏牡业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生宏说,“近年来王坪村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发展成为河州牡丹第一村。”

“牡丹花还衍生出高科技产品,我们先后收集栽培临夏紫斑牡丹、中原牡丹、进口牡丹等二百多个品种八十六万多株,生产了牡丹化妆品,提取牡丹香精、酿造牡丹花瓣酒。下一步,将扩大紫斑牡丹产业链,精心布置一部分百年牡丹,常年展示世博会获奖的精品牡丹品种,打造牡丹花卉博览园,集中布置所有能收集到的牡丹品种和花色。同时,打造常年可观赏牡丹的温室大棚,增加游玩的知识性、趣味性,延长旅游季节。”何生宏介绍。

袁雅娟说,着眼一花带动一产业,临夏市坚持生态经济优先,深挖牡丹文化巨大潜力,整合保护独有的牡丹品种资源,建设牡丹文化产业园、智慧科技园区,发挥牡丹的高附加值,不断扩大花卉产业链条,做到“四季可观赏牡丹、日有鲜切花上市”,全力将牡丹产业打造为临夏市支柱性绿色产业。(转4版)

新闻推荐

临夏州首次举办现代农业机械展示展销活动

本报临夏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俞树红葛学忠)3月12日,临夏州首次举办现代农业机械展示展销活动,来自全国各地81家农业...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好日子越过越红火2021-03-23 03:34
猜你喜欢:
评论:(“以花为媒”兴文旅 临夏市牡丹文化拉动旅游市场观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