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金乡 > 正文

李广生:扎根农村促振兴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21-05-26 08:12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当大家谈及大蒜的时候,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山东金乡大蒜”这个名号。今天我们就要介绍一位为金乡大蒜奉献青春的老党员:李广生。今年80岁的李广生,一辈子都在基层工作,和农业打交道,见证了金乡大蒜的发展之路。

热爱农村,为农村而学习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只有10多岁的李广生跟着父母一起到东北地区开荒种地。那种摸爬滚打在黑土地中的成长经历,让李广生对土地产生了特殊的眷恋之情。

“当时,看到田地里不停轰鸣的都是人家苏联人造的拖拉机,我就想,要做好一个农民,光有一身力气是不行的,也得有聪明的脑子才行。”李广生回忆道。虽然当时东北的生活、教育水平都比较落后,但是李广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一直读到初中,后来转学回到山东金乡。当时周边的中学只有谷亭中学一所,离李广生的家近80里地远。“每次从家里返校的时候,都只能步行,路太远了,有一次路上实在饿坏了,周围没有卖吃的,只有一个卖茄子的,就买了个生茄子吃,才坚持到学校。 ”李广生笑着说。 1961年,李广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山东农专。后来,李广生回到了老家的高河公社,主要负责公社青年群体的成长建设工作。1966年,22岁的李广生被领导叫到办公室,鉴于其工作努力认真,组织决定发展他为共产党员。激动的李广生倍受鼓舞,当即表示:“党需要我干啥,我都愿意奉献出来。 ”建设农村,为农村奉献青春

入党后的李广生扎根农村,在高河公社干了10年的团委书记。 1975年,因工作突出,李广生又被轮调到卜集公社负责团委工作,一干又是10年。1984年,在一线成长起来的李广生被调到鱼山镇干副镇长,主抓当地的农业生产工作。

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金乡大地,“当时的金乡已经有不少种植大蒜的农户了,只是没有实现规模种植。后来我们就积极协调相关资源搞冷库建设。有了冷库,大蒜可以常年保存,价格上去了,农民收入上去了,种植大蒜的农户越来越多,好多村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蒜村。 ”李广生自豪地说。后来李广生带队去河南中牟学习大蒜种植技术。后来,根据鱼山镇当地的实际情况,李广生带领农业团队将覆膜技术和打除草剂的技术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增产效果,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到了1992年,以鱼山镇为代表的金乡大蒜产业从生产、储存到加工已初具规模。退休不褪色,继续做服务

1994年,李广生光荣退休,精力充足的他又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和专业知识,给当地大蒜企业做起了咨询服务。

李广生75岁的老伴方秀玲也是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起李广生来总是笑着埋怨到:“每次让他多顾顾家,他总是说以后好好补偿,现在都80岁的人了,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他就回来享福了,也没见补偿。”记者 朱振东通讯员 张富慧

新闻推荐

金乡大蒜进入集中收获期

5月22日,金乡县一位蒜农正在利用大蒜收获机进行大蒜采收。日前,金乡县60万亩大蒜进入集中收获时期,据了解,近年...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李广生:扎根农村促振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