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余锋通讯员韦夏妮
“这次我们一共收到了近3000册书,建成了民族书屋,大家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春节前夕,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湖广小学老师高庆周高兴地说。
为了让湖广小学的孩子们通过阅读畅游世界,贺州市生态环境局与贺州市合源粉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市富川生态环境局合作,近期为学校捐建民族书屋阅览室,让湖广小学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的特色阵地。
湖广小学位于湘桂边界,湖南和广西两省区边界线从学校所在村庄穿村而过,一边是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西河村,一边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龙集村。学生一部分来自湖南,一部分来自广西,“一村跨两省,一屋有两籍”,形成了“同走一条路、同饮一井水、同进一个门、同上一堂课、同耕一块地、同讲一种话”的和谐和睦和美的人文景观。多年来,两省(区)的学生在这所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自建校以来,这所特殊的小学见证了湘桂两地瑶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历史,更成为两省(区)村民之间民族团结的典范。
“我们这次建成的湖广小学民族书屋分为电子阅读区和图书阅读区,收藏图书近3000册,有民族团结书籍、生态文明儿童绘本、儿童漫画等。”贺州市生态环境局张文辉介绍说,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合作单位共同出资6万元,为湖广小学民族书屋购置了空调、电脑、电子显示屏、书架、阅览台、桌椅等。
学校虽小,起到的牵引作用却很大。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当地将爱绿护绿和保护野生动植物列入村规民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纯朴生态价值观,对损害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和野生动物以及开山毁林、填塘造地等行为零容忍,形成了以瑶族“后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实现了生态文化与乡风文明的有机融合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分散,不利于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贺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唐金戈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贺州市生态环境局结合贺州的水源地(龟石水库)保护、乡村振兴建设,累计争取资金近1.1亿元,支持富川建设龟石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13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6套,仅2020年就争取上级资金2400万元用于富川水源地保护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建设。
2020年,贺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搭台、业务融合的理念,把党建工作、群团组织工作、业务工作、工会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到民族乡调研采风,参观民族博物馆,学习民族文化,开展风雨桥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促进。
新闻推荐
本报贺州讯为贯彻落实全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纠纷...
富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川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