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成都电视栏目,《西望成都》8月25日推出第179期。成都平原上,镶嵌在农田周围的林盘是千年天府文明的生态居住聚落。这是乡村生活的活化石,更包含了异常丰富的蜀人生活密码。自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起,历经秦汉“列备五都”、隋唐“扬一益二”的鼎盛繁华,从诗画佐酒,丝竹伴餐,到今天建设中的世界文创名城。不断推陈出新的成都,为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怎样的灵感呢?
《城事》
修缮川西林盘
盛夏的成都,50岁的刘卫兵正描绘着他眼中的美景。他画中的杜甫草堂不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更是一处最典型的川西林盘。在林盘中长大的刘卫兵自幼学习国画,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关于林盘的儿时记忆。2012年,高级建筑师刘卫兵负责的“中国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更新项目”荣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眼下,成都各地正在进行林盘的修复和保护工程,毛强所在的郑家大院也正处其中。一面“记忆之墙”,开启了毛强发展林盘旅游的机会,石磨台、泡菜坛、猪槽等各种农家元素在一面墙的空间上应有尽有,而对于川西平原特色的挖掘才刚开始,下一步,毛强还将往民宿、特色农家饭方向发展。自从今年4月《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后,刘卫兵便成为了郑家林盘改造的设计顾问。刘卫兵“以旧修旧”的设计理念不仅为郑家大院修缮了林盘环境,也将几代人的历史回忆保存了下来。
成都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到2022年,成都将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同时还会打造100个AA级林盘景区。历史的积淀带给了成都人包容开放的心态,林盘则给了所有成都人关于成都平原最直观的立体文化。也就是说,川西林盘对于他们,对于成都人来讲,既是共同的故乡,也是共同的精神原乡。
《味道》
分享创意工具
8月,一场名为PechaKucha的国际创意分享会在成都举行,参加这场活动的10位艺术家分别来自中国、韩国、乌克兰、伊拉克等国家,这一次,他们分享的主题是——创意工具。
美籍韩国人成学彬是这次活动的演讲嘉宾之一,她在成都开了一家二手商品寄卖店。成学彬10岁时就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大二那年,她作为交换生来到西南民族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大学毕业至今,她在成都已经生活了7年。成学彬的店是成都第一家二手寄卖店。寄售人带来店里的旧衣服必须经过成学彬的严格挑选之后才能成为店里的商品。衣物一旦被卖出,寄售金额就会转到寄售人的账户里。这种便捷又环保的寄售方式,受到了不少成都女孩的青睐。
成都,这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如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各国青年艺术家们,依然在这片创意的沃土上用他们的创意和双手,谱写着成都生活美学。本报记者 陈蕙茹
新闻推荐
成都绕城高速西北半环施工华西都市报讯(见习记者韩雨霁记者杨力)9月5日至12月31日,成都绕城高速(成新蒲立交-犀浦立交-北...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